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9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金山文史
2018年09月21日

高怀孤抱笔无尘

——南社中坚、同盟会元老陈陶遗品节与诗文管窥

□张青云

南社是中国近代影响最大、成员最多、活动时间最长的进步文学团体。而作为一个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的同人组织,它的早期参加者和重要骨干多为同盟会成员,他们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初心,以手中的笔杆为武器,投身时代的洪流,为救国拯民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因此,南社的性质便与历史上诸如“白莲社”“月泉吟社”那种或念佛参禅、或兴吟避世的社团迥乎其异了。南社的部分先驱,首先是胸怀大志的志士魁杰,其次才是精于诗文翰墨的才人硕彦。这当中的一个典型性人物,要数身后被里人私谥为“贞毅先生”的金山松隐籍南社中坚、同盟会元老陈陶遗。

早年奋志革命

陈陶遗(1881—1946),原名公瑶,字陶怡,号道一,别署剑虹,金山松隐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时于其堂伯父陈砚田“兰秀堂馆”受业,后来师事地方宿儒顾泰云,少小即以诗文冠出同窗诸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岁试,得中秀才,曾于松隐镇上课馆教书。清末废科举,乃入松江融斋师范学校就读,不久转入上海中国公学,在此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立志推翻清廷,以光复为已任。光绪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同年,同盟会成立于东京,陶遗由同邑友人高天梅介绍入会,任同盟会暗杀部副部长,实际参与会中机要。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不料被会中奸徒告密出卖,事泄被逮,关押于江宁监狱,幸得南通张謇大力驰救,移羁江南警察总局,在此颇受照拂,光绪三十五年(1909)夏获释。其刺杀对象端方爱重其才具,并无嫌隙,特地召见,以良言温慰,并曲示引用之意,陶遗并不以此改节,正容峻拒之。出狱后曾作诗明志,有“死别未成终有死,生还而后始无生”的名句,一时被同侪所传诵。1909年,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于苏州发起成立南社,陶遗首批入社,成为社内中坚。

中道劳瘁家国

民国元年(1912),曾随孙中山、黄兴赴北京与袁世凯进行“南北和谈”,同年被选为国民党江苏支部长。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窃国,陶遗目击心灰,于是屏政不问,赴黑龙江从事实业,与黄炎培等创立东井恳殖公司,拓地招佃,分恳植稼,一时业绩蔚然。民国五年(1916),又在哈尔滨兴办戍通航运公司,亦有实绩。后因日本占领东三省,他悲愤悒郁,遂于民国十三年(1924)结束东北所有经营,返回金山松隐旧居。

民国十四年,直系军阀孙传芳据南京,提出“苏人治苏”的口号,陶遗经友人力劝,任江苏省长一年余。在任期间,致力地方安宁,尽力发展工农业生产,颇著政声。民国十六年(1927)北伐军兴,陶遗进言孙传芳,力主与北伐军联合,遭孙拒绝,遂愤然挂印返沪。

晚岁不坠冰操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陶遗方寓居沪上,因素负清望,日伪双方派员不断登门胁迫,欲诱之出山,“维持”局面。陶遗晚节弥坚,乃于该年冬避居香港,后以形势稍缓,始返沪寓,深居简出。民国二十九年(1940),已落水沦为大汉奸的原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拟组南京伪政府,欲亲访陶遗,请其出任要职。汪氏亦为南社社员及同盟会元老,其人早年亦曾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之役,且颇具诗才,与陶遗有同社之谊。陶遗不待其到门,先往访之,晓以大义,汪氏绝不省悟,反邀陶遗就任江苏省长、上海市长二职,均被他严辞拒绝,汪氏虽怏怏不乐,亦莫之敢犯。当时,陶遗在上海的生活已极其困难,然而贫不易节,以鬻字自给,保持了清白贞介的操守。当此艰虞之际,他犹与张元济、陈叔通等创办私立合众图书馆,以“谋国故之保存,用维民族之精神”,在自身经济艰窘的情况下,仍向图书馆捐金万元,并迭次捐书。

抗战胜利后,因松隐旧宅已毁,他仍不得返乡安居,竟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四月猝逝于上海僦舍,享年六十有六。其身后萧然,竟贫无以殓,吊者盈门而至,恸哭失声,次年归葬于里中金山松隐白鹭塘,乡人敬其风义,私谥为“贞毅先生”,同邑南社社友高燮代表金山同乡会,特撰《陈陶遗先生私谥议》一文,对其平生出处行迹作了精辟的申说,可谓盖棺论定。

文化造诣不俗

纵观陈陶遗的一生,早年奋志革命,中道劳瘁家国,晚岁不坠冰操,一身兼具传统士人的清介和革命志士的沉毅,其高怀孤抱,犹如松屹凌霜之骨,梅含傲雪之姿。他的诗文造诣虽然矫矫不俗,但志向并不在于仅做一个工于词章的文人雅士,因而在堪称济济多土的南社阵营里,他并不以诗文鸣。故时至今日,他的声名不为多数世人所知,而大略知道他平生梗概的,又津津乐道于他的早岁功业和书法上的卓然成就,这是极为偏颇的。

实际上陶遗少小绩学,能诗擅文,历年诗文、书札、笔记等积稿盈箧,有数箱之多,均藏于松隐旧宅,惜均毁于抗战烽燹之中。今天,我们尚能见到的陈陶遗诗文遗作已寥寥无几,均收录于其曾孙女陈颖选编的《贞毅先生陈陶遗诗文集》一书中,这些烬余诗文已属吉光片羽,时见高情逸韵。

如早年所作《简钝剑亚庐》:“冒雪经霜又一年,伤心底事不堪言。而今幸得虚舟意,任彼风涛只晏然。”此诗写示同盟会战友高天梅、柳亚子,首二句回首前尘,感喟遥深,激楚中寓苍凉;末二句转折变化,易低沉为洒脱;第三句中“虚舟”一词用《庄子·山木》常典,以无人驾御的船只喻胸怀之恬淡旷达;第四句极言己身远离政局之洒落无羁,有险夷不惊之气概。全诗运意圆活,气骨翩翩,虽寻常笔墨,也足见骚人胸次。五言律诗如《孑民先生七秩大庆》:“海内推元定,垂垂已卅年。主盟真健者,历劫竟茫然。布被安儒素,经畬了俗缘。佇看酬耄耋,白发尽彭宣。”此诗为祝贺同盟会前辈蔡元培七十大寿而作,用典精当,遣词安雅,首句以南宋理学家蔡元定(朱熹弟子)喻蔡元培,取譬贴切;三、四两句回顾蔡氏主盟健行公学之教育家情怀及频年历雨经风之艰辛历程,笔力洞达;五、六两句传神描绘蔡氏布被寒斋、研经治学的儒者风范,形象鲜活;末尾两句点题,祝愿蔡氏寿至大耄,届时为其祝寿的弟子辈也都已白发盈头,但皆像汉代的彭宣那样,能够尽传乃师张禹的学说,可谓收束得法。

七言律诗亦清健浑朴,如《赠震五》:“卜居何必爱山丘,偶住城南陌路头。浅草平原朝牧马,荒郊古道暮驱牛。周遭碧嶂峰峰秀,隔断红尘事事幽。此地去人原不远,好闲若个肯来游。”此诗以兴寄为主,深秀隽永,极力抒写“大隐隐于市”的恬退心境和城郊的幽谧景致,中二联属对工稳,随事成咏,自然生新,有一种雅人深致流露于字里行间,也是落笔生春的佳构。至于文章方面,陶遗亦是斫轮老手,所作无不属词尔雅,辞约义丰,如《吾心坎中之孟朴》《陈去病公葬参观记》《虞洽卿先生七十寿序》《祭好友孟君昭常哀文》《“上海掌故丛书”序》《岳渊先生属题“花经”》《“命谱”序》诸文,皆体洁旨远、跌宕生姿之作,颇得唐宋八大家的流风余韵,也足见其胸有蕴蓄而读书养气的过人修养……

在金山籍的南社先贤中,陈陶遗无疑是事功、道德、文章均臻于一流的杰出代表,他的凌霜卓节和醇雅诗文,是深受金山传统人文精神化育的结果,值得家乡后昆永远礼敬与传承……

陈陶遗

陈陶遗(后排左二)与黄炎培(前排左三)等合影

贞毅先生陈陶遗诗文集

陈陶遗楷书对联

白蕉书展自作诗《清明过松隐吊陈陶遗先生》

南社1909年苏州虎丘首次雅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