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金山潮
2018年10月19日

家乡的桥

张召华

金山区地处江南,横七竖八的小河多,样式各异的小桥也多。桥和路是改革开放的“先遣部队”,是运输“氧分和血液” 的重要命脉。

上世纪五十年代,不到十岁的我经常跟妈妈从张堰步行到金山嘴渔村外婆家里。路上需要一天的时间,那时没有公路,只有农村小泥路,途中还要经过好几座小桥。那个年代,小桥大多由当地一些农民自发建造,桥脚由几根挺拔粗壮的木头做成,上面铺上几张木板,用铁钉钉一下,桥就铺好了。有的桥年久失修,人走在上面有些摇晃,胆大的人走在上面较为坦然,胆小的人走在上面十分紧张。过些日子,外婆送我回家,外婆是“三寸金莲”(小脚),走在上面有些怕,我会用小手紧紧拉着她,保护外婆安全过桥。当时,还有更简单的桥是由几根毛竹一拼一扎,搭着两岸,稍加固定就成了桥。最牢固的桥是拱形石桥,是石匠们的杰作。

到了六七十年代,金山区出现了用钢筋水泥做桥脚,上面铺有小楼板的桥,人走在上面稳多了。当时毛主席指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于是,农村开始有了手摇发动的手扶小拖拉机,打谷场上有脚踏脱粒机。那时机械少,全队轮着使用。换场地时,村里几个人抬着机械,如果要过小桥,就用大楼板铺盖在桥面上,才能抬着脱粒机缓慢行走。

到了八九十年代,祖国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号角,农村的机械设备由小变大、由少变多,从手摇、手扶的拖拉机,改换成以柴油燃烧为动力的拖拉机,人也可以坐在上面耕田。打谷场上脱粒机也接上了电动机,人省力多了。但拖拉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新零件,要进机械厂去修理,拖拉机经过的桥也要随之加大、加宽。石桥因为不适应农村机械化的发展,逐步完全淘汰了。但在金山枫泾古镇、青浦朱家角等地,还有保存完好的拱形石桥。

到了二十一世纪,家家户户分散的承包责任田,重新集中起来连成一片,由合作社或农业大户承包。他们开始完全使用机械化种田,基本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使劳动力得到解放。而大型拖拉机、插秧机的出现,对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的桥又不适合了,政府派来了造桥工程师,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制造了美观又实用的大桥,托起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蓝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