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金山文史
2019年02月27日

海上曾有金山城

——一座古城,藏在金山的这里

□高文斌

你知道吗?在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南部不远海中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座岛屿。这三座山岛形成于1亿年前,金山岛还是上海海拔最高点,

而历史文献记载,三岛北侧曾有一座被大海淹没的古城——金山城

 

金山城的由来

其实,南宋之前,金山三岛是在陆地上的,叫钊山(宋代《太平寰宇记》等记载)。后来大海向北淹没,钊山后只露出三个顶峰,成三座岛屿。

目前看到的,最早记载“金山城”的书是南宋的《云间志》。书中记载:“金山城,在县(华亭县治)南八十五里,高一丈二尺(相当于今天的4米),周回三百步(相当于今500米)。”这个指向,就是今天的金山岛附近。

南宋文人许尚写过一首《金山城》的诗:“治盛周康世,东游岂信然?城闉亦隳废,图牒谩相传。”大意说,治国中兴的周康王,东游到这里会有这回事吗?金山城城门已毁坏,图册典籍在辗转相传。这说明,钊山还没完全进入海中的南宋时候,金山城依稀还有遗迹,文人时有寻迹。

也就在宋代,因金山三岛前身叫钊山,而周康王名姬钊,当时已有书籍诗文开始相传周康王来这建城。但目前在官方修撰的地方志书中,直到清代,并没有看到这个城被写作“康城”的记载。

明代正德《金山卫志》记载:“鹦鹉洲在海中金山下,……金山故城所在也”。正德《金山卫志》又记载:五代吴越王钱镠“当潮势奔猛处,设周公墩,筑城置戍,宋元仍之”。

意思说钱镠在今天的金山岛边建海防守卫城,又在城不远建烽火墩台。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金山故城,府(松江府治)南八十里,滨大海。五代时,吴越钱氏筑此,为戍守处,以南接金山而名。”

民国24年(1935年)金祖同对金山沿海作考古后,著《淹城、金山卫访古记》中有如下记载:“金山有所谓康王城者,湮没海中,在未湮时,山与岸连。”

金山城从陆地“入海”

五代时,今小金山岛上曾有供奉西汉大将霍光的庙。《吴越钱镠金山庙刻石文》记载为“金山庙”。这座庙肇建于三国孙皓时,五代时钱镠崇建灵宫。

金山刚沦海后,在小潮汛时,岸与山之间还有沙堤可来往,人们有时还能涉过登山。南宋绍兴年间,吴聿在《观林诗话》中记载:“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是指金山三岛与大陆若即若离的状态。后随着潮流的不断侵蚀,三岛终于完全与陆地分离,成为完全海岛。

山城一带的陆地淹没入海,与大陆隔绝,是在南宋年间的十二世纪中叶。所以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的《云间志》,说金山岛的寒穴泉、慈济院、金山忠烈昭应庙,都在“海中金山”上。可见,当时那一带已经成为海洋。

宋代,金山岛一带一度还是一个港口。清代乾隆《金山县志》称:“宋时,小官浦……凡蕃航悉从此出入”,又记载,青龙港“宋元为入贡以及市舶交集之处”。小官浦、青龙港是位于今金山卫以南的通海河道。当时,航海到金山开展贸易的福建等商人很多,客商来后,还会在金山上的寺庙内住宿。

1935年第31期《人言》周刊第603页记载:金山发现“康王故城”,经考古家卫聚贤先生,以《海盐图经》一书,详加考证,认与传说符合......据本地云:金山有此陶片甚多,相传山下有一古城,水浅时可见,后余考证于《海盐图经》,有金山与陆地相连,金山西北有康王故城之说,与本地人传说相符合……

当时的业余考古者卫聚贤根据在金山一带捡到的陶片、参考明末《海盐图经》一书,认为书中“县旧境图”中标注的“康王故城”可能与金山沿海出土的古陶片有关。

复旦大学张修桂在所著《中國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中说:“金山城为周康王所筑的说法,显然是由于金山古称钊山,而周康王名钊,遂附会而成。然传说能经久流传,必有其物质基础,故周秦时期金山北麓很可能已有城堡的设置或聚落的形成,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距金山不远的戚家墩海滩上发掘有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村落遗址,可资证明。”

而到了现代,专家再一次表述了金山城一带与陆地的变迁分离。1991年第二期《上海地方志》历史地理专家谭其骧评述当时新编的《金山县志》:“金山县得名于金山。金山本是陆上一山,后来沦入海中。山上山麓既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又有历史时期的聚落、城堡、寺庙、港口见于记载。沦海后只露出三个顶峰在海面上,形成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个岛屿。”

(作者系金山区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程十发国画《大金山景图》

《云间志》记载“金山城”

《海盐县图经》记载“康王”故城

1979年冉熙作水彩画《金山卫海滩》

金山三岛    徐伟庆 摄

本文内容来自区文广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化金山”《金山丛话》栏目,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文化金山”公众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