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4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金山文史
2019年04月17日

考据精核而记述详尽

《全唐诗补编》

陈舜俞的《庐山记》,是一部详尽记述庐山的地理环境、名胜古迹的伟大著作。许多史学家和著名学者对《庐山记》最主要的评价是“此书考据精核”。读李常《庐山记》序便有所知,其序曰:“其高下广狭,山石水泉,与夫浮屠老子之宫庙,逸人达士之居舍,废兴衰盛,碑刻诗什,莫不毕载。而又作俯视之图,纪寻山先后之次,泓泉块石,无使遗者,成书凡五卷。”通过李常的序,我们可以感受到,《庐山记》写山形地貌很详细,看了以后如同身临其境。如《山行易览篇》中:“江州出德化门五里,至延寿院(旧名罗汉坛)。延寿院五里,至石塘桥周郎中溓溪。溓溪东南十里,至宝严禅院(旧名双溪),西南十里,至祥符观(旧名太一)。宝严之南三里,又有云庆庵。云庆一里,至宝积庵。”短短的一段,其对庐山寺院的描述之详可见一斑。实际上,详尽记录庐山就是陈舜俞的初衷。且看他自己的介绍,“余始游庐山,问山中塔庙兴废及水石之名,无能为予言者。虽言之,往往袭谬失实。因取九江图经、前人杂录,稽诸本史,或亲至其处,考验铭志,参订耆老,作《庐山记》更详。”一部《庐山记》,全书八篇五卷,洋洋洒洒41200多字,可以说写尽了庐山的宝藏。

 

《庐山记》一书,还体现了陈舜俞在搜集古碑、古文、古诗方面的良苦用心,见证了他为保存历代碑刻资料所作的贡献。如他在《古碑目第七》曰:“庐山自晋宋齐梁陈隋唐至本朝,几八百年。其间废兴盛衰皆有记述,岁月浸久往往亡失。若殷仲堪作远公碑,天佑间犹见于贯休之诗,今无复遗漫矣。今录太平东林已下五寺观,五代以前人所作碑志爵里岁月之日,凡四十一,辞多不载。”又如在《古人题名篇第八》曰:“予游东林,颇爱屋间有唐以来人题名。寺僧因为予言,往岁屋室迁改,方板数百,文字昏闇,堆积闲处,不复爱惜。凡此者幸而未至于投削耳。嗟乎!昔人叹贤达胜士登山远望者多矣,皆湮没无闻。此几是,今得永泰已来颜鲁公下十有七人题名可见者,着之以备亡失云。”庐山上那些名人题咏、碑刻的采录,是需要拥有渊博的学识和经过缜密的考证才能做好的,陈舜俞能够写成如此详尽的史料,辑录了那么多的碑文、诗赋,对后世的影响是超乎寻常的。如唐代史研究学者陈尚君博导就曾从该书中摘得唐诗二十多首录入著作《全唐诗补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