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4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医防·医政
2019年04月24日

砥砺前行41年筑起百姓“防病墙”

——记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今年4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主题是“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1978年我区开始实施计划免疫,经过41年,我区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

控制疫苗相关传染病

1978年我区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即“4苗防6病”,此后经历了“5苗防7病”“7苗防9病”“14苗防15病”。2013年实施60岁以上沪籍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项目,2018年8月上海市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自此,我区免疫规划疫苗增至“16苗防17病”。

自1999年以来,我区坚持开展一年两次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000年起增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二十年来,全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基本维持在98%以上,流动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从50%以下上升到95%以上。计划免疫政策实施以来,终结了天花,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控制了乙肝、麻疹、白喉、乙脑等疾病,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升级疫苗冷链设备

确保疫苗储存安全

2006年全区预防接种门诊统一配备疫苗专用冰箱,疫苗规范存储。2014年金山区启动《疫苗冷链监测系统项目》,辖区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安装冷链设备65套,将每天2次手工冰箱测温改为24小时自动监测,实现了以超温预警和及时处置为首要目标的疫苗冷链监测理念。2018年社区预防接种门诊陆续建立疫苗后补式冷库。后补式冷库是一种安全稳定美观的可定制的专业医用冷库,具备双制冷机组循环使用,可自动调整疫苗补货,减少疫苗室温暴露机会,配合冷链监测系统,智能测温报警,最大限度保障疫苗储存安全。

推进接种门诊建设

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

2006年,金山区在全市率先开展预防接种门诊温馨化建设,实施预防接种门诊温馨服务的“五个明白、六项措施、十条标准”,预防接种环境规范化、舒适化、人性化,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2017年制定《金山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标准(2017版)》,进一步细化接种门诊设置标准,目前辖区八成接种门诊完成门诊标准化建设。2011年在全市率先完成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运行,实现预防接种管理信息化、业务资料电子化、接种服务便民化。2018年金山区启动免疫规划信息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已实现电子签核、扫码接种、接种打印等功能,由此我区预防接种门诊在温馨化基础上,正式向标准化和数字化升级。

稳抓重点工作

服务重点人群

强化流动儿童管理,提升免疫接种率。1999年流动儿童建卡率和接种率不到60%,2006年起建卡率和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2007年起实施每年的两轮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活动(2013年起强化免疫活动改为补充免疫活动),2010年8月龄—14岁目标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8.74%,得到卫生部督导组和WHO专家的肯定和赞许。

接种流感苗,保障世博会。2009年10月—2010年3月,对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8.08万人,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5.20万人,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免疫保障。

落实重大专项,保障老人健康。2013年9月起开展上海重大专项60岁以上沪籍老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项目,为适龄沪籍老年人免费提供1剂次23价肺炎疫苗接种服务,目前全区累计接种肺炎疫苗7.5万剂次。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继续推进智慧门诊建设和数字门诊化建设。采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与免疫规划业务深度结合,建立基于电子监管码的疫苗流通接种全程监管追溯管理信息系统,保障疫苗安全、接种安全,改善门诊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预防接种服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