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0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人物
2019年10月07日

见证辉煌话当年

一张53年前的老照片见证金山发展变化

□记者 冯秋萍 摄影 庄毅

1966年8月《农村支部生活》封面:

“金山县朱泾公社民主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金(前),参加市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回去以后,觉得按照今年生产的要求,队里还缺少肥料,她就马上发动社员割野草积肥。图为王培金同志和社员一起割草回来。”

赵立群 摄

青年王培金

王培金的幸福晚年

近日,金山收藏家、文史爱好者缪时方意外收藏到一期1966年8月的《农村支部生活》,杂志封面是一幅金山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场景的老照片。缪时方发现,照片女主角是当时金山县朱泾公社民主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培金,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本人。

记者获悉后,和缪时方一起,拜访了82岁的王培金老人,听老人回忆这张照片的由来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往事。

不遗余力  提高产量

采访当天,缪时方将放大裱好的封面照片,送给了王培金老人。王培金看到这张53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分,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这张照片是在参加市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回去以后拍的,按照当年生产的要求,队里还缺少肥料,我就马上发动社员割野草积肥。从招待所到割草的地方,摄影师赵立群跟着我们走了三里路,他跑在前头,蹲在路边,我们十几个社员走上去,就这么拍了一张。”

照片中,王培金走在最前头,穿着格子对襟盘扣外衣,“衣服的布料是我母亲自己纺纱,织出来的布,白色的领子,是当时流行的假领子”。王培金当时是民主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那时候生产要求高,一亩田要“千斤粮、百斤米、一百五十斤油菜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高亩产,少不了肥料,当时大队买不到化肥,都得靠自己做有机肥料。”

社员割的草,生产队要称重记工分,王培金一次能挑150斤,再步行几里路回到生产队。“有时候要走很多路,才能找到要割的草。割的野草还要和烂泥,一层草一层泥,等腐烂后就成了有机肥料。”

王培金自1963年调任到民主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发现民主大队的条件一直都比较艰苦,很多都是透支户。改变现状,为老百姓服务,成了她的第一信念。王培金对农业生产的要求非常高,公社开会有什么要求,王培金回来就第一时间传达,部署应该怎么做。

“不管是稻,还是棉花、油菜籽,我都力争让产量比其他大队要高。”1964年,整个朱泾公社,只有民主大队达到亩产千斤粮,社员分配收入达到人均300块一年。在王培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11年时间,民主大队经常被市里、县里评为先进大队。

从小立志  参加革命

王培金对土地的热爱,是深藏在骨子里的血液里。1937年3月11日,王培金出生在朱泾民主村10组一户农民家庭,两个月大的时候,日本人大举侵华,母亲将她举过头顶,趟过河水,才幸免于难。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战略性进攻战役,(即“渡江战役”)。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那年,王培金12岁,当时村里来了两名渡江干部,“当时看到浴血奋战渡江南下的战士,感觉非常钦佩,就想跟着南下干部去革命,为人民服务”。

在年幼的王培金心里,就此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54年,当时才17岁的王培金,被派到新泾乡担任副乡长,一个月工资18块钱,还有一张工作证、一张医疗证,这让她欣喜不已。最让她激动的是,当年12月15日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工作一年后,乡里办高级社(全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王培金当选为社长。“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了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整个高级社有300户人家。”

1958年8月15日,金山县委在朱泾乡进行人民公社试点,接着全县11个乡均先后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撤销乡建制。1963年,王培金调任到民主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鼓足干劲,自己带头,白天和农民一起去参加劳动,农忙的时候,早上5点就到生产队了,晚上还要调解矛盾。

有一回,下了工以后,王培金又来回跑了几户人家进行调解,结束已经深夜10点多了。回家的路上,王培金一边走,一边打瞌睡,路过稻田时,就跌了下去。精疲力竭的王培金,一跌下去,就站不起来了,竟在沟里睡着了。睡一觉醒来后,才爬起来回家。“当时虽然身体上很苦很累,但是心理上很充实,一点也不觉得苦。到年底,老百姓分红分得开心,我就开心。”

峥嵘岁月  不负使命

日积月累的重体力劳作,也让王培金落下了病根。“1964年,检查出肛门长了肿瘤,当时去上海瑞金医院开刀,要交150块住院费,家里没那么多钱,爱人就把一块手表卖了50块钱,公社党费资助了50块钱,再从其他地方东借西凑,才拼拢了150块。”

1978年,时任朱泾公社党委书记的王培金,又被查出膀胱问题。一年的时间里,在上海华山医院,动了三次刀。但就在动手术前夕,王培金仍不忘工作。“那时候已接到医院通知,过完年要去动手术,2月份的时候,还去参加待步泾开河挑河泥。”

由于身体抱恙,为了不影响工作,王培金主动让贤,从党委书记转岗到党委副书记。从17岁参加工作,到55岁退休,王培金在一线奋斗了近40年,见证了朱泾解放后日新月异的变化。“解放后,朱泾街道变化较大,原来的上塘街分为东林街、西林街;下塘街分为仓桥街、新汇街、广福街和南横街。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泾疏浚市河、拓宽主街、翻建部分铺面,使市容初步改观。”

一直以来,王培金时刻牢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但凡有需要她出力的时候,她总是义不容辞。1992年退休后,王培金继续发挥余热——朱泾成立一个退休支部书记的组,王培金担任组长;此外,她还担任小区的党小组长、业委会委员和楼组长。

今年,朱泾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聊到乡村的变化,王培金乐得合不拢嘴。“过去种田一身泥,早出工、晚收工、开夜工,现在种田都是机械化,产量也高,农民的吃、穿、住、行也都大变化,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