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6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综合
2020年06月03日

《金山地名寻踪》出版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的痕迹

金山卫、甸山、河缺口、戚家墩、落照湾……这些别具特色的金山地名,记述着多少光阴故事,铭刻了怎样的风土人情?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山地名寻踪》一书中,都可以找到地名背后的生动故事。

金山历史悠久,文化绵密。早在6000多年前,当上海大部分地区还是茫茫大海时,金山已成陆,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煮海为盐、种桑养蚕、耕读传家、自强不息,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迹,并繁衍出功能各异、内涵丰富的地名。据了解,2015年至2018年,金山区全面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形成4493条现状地名条目,覆盖区域内行政区划、陆地水系、居民点、建筑物等11大类、24小类的主要地名。为使区内富有特色和典型的地名让子孙后代了解,金山区规划事务和地名管理中心聘请专家成立编写组,选取浸润在金山地名内的大量人文痕迹,精心编写了《金山地名寻踪》一书。

《金山地名寻踪》由海上之巅、厚生安土、河海通衢、海隅繁花、云涌浦南五个篇章组成,分别从时间、空间、自然、社会、人文等多个纬度探寻和挖掘金山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地名,记录串联了金山源远流长的发展轨迹。如海上之巅篇章,就记录了海上明珠——金山三岛;成陆于一亿年前的查山;海岸遗址:古冈身;上海地区最早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戚家墩;上海地区第一个县治所在地——甸山等地名。一个地名,就是一段悠久的历史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地名寻踪,编者着眼于一个“寻”字。了解地名,也就是了解人文,解读出跌宕起伏的金山发展史。如“鹦鹉洲”之名何来?原来史书早有记载,正德《金山卫志》引《松江郡志》说:“鹦鹉洲在海中金山下,……金山故城所在也。”该志“古迹”也载“元末海民沈氏者井中得碑,摩挲其文曰‘鹦鹉洲界’,其地已沦于海”。因此,如今在城市沙滩海堤外侧建生态湿地,取名“鹦鹉洲”。再如廊下有条大河,名六里塘,此名何来?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交战,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后,躲进了廊下河塘边的“竹林寺”。结果寺里的当家主持贪图黄金奖赏,不顾承诺将勾践供出。勾践被俘后卧薪尝胆,复国后再次路过“竹林寺”,想起当年的遭遇,不禁伤心落泪。于是宰相提议将这条河塘改名为“落泪塘”,多年后渐渐被人们叫成了谐音的“六里塘”。这样的地名故事,从老百姓熟悉的掌故里梳理旧闻,找到一条弘扬地方文脉、记得住乡愁的新路。

通讯员 沈永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