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0年08月12日

乡村振兴,经济薄弱村如何“破茧成蝶”

——漕泾镇水库村书写“涅槃重生”的小康故事

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如今的“水乡综合体”。水资源丰富的漕泾镇水库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蹄疾步稳,阔步踏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眼下的水库村,宛若一幅绚烂的水彩画: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竞相绽放的荷花、碧波荡漾的湿地公园、粉墙黛瓦的集中民居……映入眼帘的这幅美丽图景,折射出水库村的小康故事。

治水护水,筑牢发展根基

走到水库村最美河道——“水库中心河”岸边,几名民间河长助理们正忙着巡查河道水质情况。据其中一位河长助理介绍,水库村首创上海市村级河长制的做法。今年,村委会还招募8名熟悉村内情况的村民小组长,担任民间河长,即村级河长助理一职,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工作。至此,水库形成镇级、村级、民间三个层级的河长制度。

此外,水库还借助科技治水。比如,在水庄环河开辟巡河路线,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器,用在线数据实时反应水质情况。如今,已打造出26条“清洁小流域示范”河道,拆除河中围网33条段,共49个,村域水系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

为何水库村对河道治理工作如此用心?素有水窠村之称的水库村,依水而生,因地而名,作为全区水域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境内河网纵横密布,似天然水库,水体面积占据全村面积的40%。其中,中心港、火车港、石桥港等41条河段,共计33公里长,贯穿在全村东西南北;拥有70多座小岛……水库村地形呈倒八卦,水系发达,河浜弯弯曲曲。

多元养殖,优化产业布局

2002年,水库村由原来的水库、长堰两村合并而成。近年来,村里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村民腰包鼓起来了。

长期以来,坐拥众多自然资源的水库村,却因为偏僻闭塞,长期顶着“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农户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常会出现有种无收的艰难局面。后来,水库村由种植业转向养殖业,村域内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养殖面积2000余亩,养殖户达200户,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养殖每亩收益2000元,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然而,村域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户缺乏先进科学养殖技能。

数十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水库村打破了长期以来横亘在村民面前的“贫困坚石”。

“碎石”是从2017年开始的。

那一年,水库村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启动郊野公园建设项目,同步实施村域道路提档升级改造……同年,水库村又获得“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2018年,水库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之一。谈到水库村的变化,水库村村委会主任周继光越说越起劲。“水库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水为重要支点,着手打造有颜值、有产值、更有气质的江南‘水乡综合体’。‘水乡综合体’将成为水库一张崭新的名片。”

为此,漕泾镇成立专班协助水库村开展产业招商工作,先后吸引太和水水草养殖、生态乌鳢提质蓄养、循环水生态养殖等专业、优质、绿色水产养殖项目入驻,核心项目累计占地面积达到500余亩。当前,水库村的水产品也已迈上多样化的台阶,河蟹、鲈鱼、小龙虾、黑鱼……应有尽有。

2019年,水库村(淡水养殖)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休闲旅游,激发乡村活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水库村找对了发展路子,以乡村旅游为杠杆,逐步形成以“水+休闲观光旅游”为主题的休闲乡村旅游模式,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

盛夏时节,面积50余亩的藕遇公园里,荷花竞相开放。撑着太阳伞的游客正驻足在由栈道连接的亲水平台上拍照合影。“带着孩子一同过来观赏盛开的荷花、河中的游鱼,体验水上游乐项目……还可以参与捕鱼等活动,感受一番农耕趣味。”游客王女士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眼前的藕遇公园,是在原有藕塘基础上改造而成,分为湿地多样体验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南路口特色花海区等不同功能区。

此外,将各个景点串珠成链,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水库村特色。生态湿地、金鹰军事文化体验园、水库村史馆、尚品书院……也相继成为网红打卡景点。

除了做足水文章,水库村充分激发土地活力,打造“人人一亩田”体验式智慧农业园。包括有机农业种植区、四季果园、共享农庄、垂钓基地、民宿开发等都市农旅休闲项目,形成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水乡产业亮点。并引入“乡伴青旅”文创项目,探索民宿及“一岛一景”开发改造,其占地250亩左右,投资1亿元,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预计超2000万元。

当前,村民不仅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亩地可以得到924元的土地流转费。此外,村集体持有10%的特殊股股份。

2018年,水库村终于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有了面子更要有里子。太子螺蛳作为金山区非遗项目、上海名菜,水库村将厨王争霸赛列为一项农家乐活动,定制长桌宴,而食材全部来源于当地。此外,开展乡村艺术季系列活动,切实践行艺术进乡村的理念,逐步提升乡村文化品质。

村委会旁,矗立着一排排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新房,这些丹青水巷风格的建筑正是农民集中居住点。此外,记者注意到,宅前屋后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微田园”,既可供村民种植蔬菜,又不失为一道道景观小品。目前,一期农民集中居住点已落成,预计9月份,38户村民将实现乔迁。而二期方案也正在进行审批,10月份将破土动工。

水库村不只注重经济发展,还关注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智慧健康小屋等民生实事项目逐一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顶层设计,“一盘棋”规划全村发展,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加强水上运动项目建设,提升水库村自身的‘造血’能力。”周继光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 鲁学静 通讯员 徐锋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