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7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山卫社区报第四版:大石头
2020年07月15日

忘忧与守望

陆锋

 

得闲,泡了一壶茶,又从书架上抽了本《诗经》翻阅。

随意翻开一面,扑面而来的就是“蘩、荇、薇”这些字眼,像一群乡下女子,带着蓬勃的活力,落落大方地站在你面前,笑容里是掩不住的草木繁盛的生命力。

在《诗经·卫风·伯兮》中读到这么一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个“谖”字,我在《诗·卫风·淇奥》中亦曾遇到,“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谖,有忘记之意。这里的谖草,指的就是萱草。而在古代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也提到过萱草,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这意思便对上了。

 

图为萱草花

 

萱草,我是见过的,与百合长得极其相似。夏季,漏斗模样的橘黄色的大花在烈日下袅袅娜娜,大大方方地艳丽着,艳丽到有些俗气。《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游子远行前,就会先在家中种下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古时,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萱草便成了中国古代的“母亲之花”。

古时候,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人儿女应该尽量陪伴在父母身边,如果一定要远游,也要告诉父母自己要去向何方。然,古人含蓄而内敛,父母子女之间不会直接表达情感。母亲绵密的关心藏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里,游子绵长的惦念写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篇中。然,饶是写下了如此名句的孟郊,纵观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写给母亲的诗仅三首。为世人熟知的,除了《游子吟》,便是《游子》了:“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远走天涯,慈母倚门凝望,母亲的眼睛只看着游子远行的方向,却看不到阶前的萱草花。孟郊用浅显的语言道出关于萱草和母亲的真相:萱草不能忘忧,对母亲来说,孩子是她最大的快乐与忧愁,而哪位母亲能忘记孩子呢?

只是,孟郊虽懂,却终究还是辜负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变成了一个守望者,只能拘谨地站在他的诗歌里。不知他离家时可曾种下萱草?母亲望断天涯路,却不曾等来远行的儿子,该是怎样的落寞与难过?

元朝诗人王冕在《墨萱图》中亦写到: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寥寥数语,写尽母子间的牵念。

萱草虽意为忘忧,但母亲对游子的牵挂却终其一生。

天地幽暗,唯有萱草可以照亮一个母亲的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