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阳社区报第一版:要闻
2020年09月30日

莫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掉队

□本报评论员

 

近日,一位“徒步千里大爷”走红网络,引起网民热议。网传老人是安徽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以至于无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便从安徽步行至浙江。后续暂且不论,“老年人”、“无健康码”、“乘车被拒”无疑是掀起此次舆情风波的焦点,也是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举步维艰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仅23%会上网,“数字代沟”已然形成。数字时代,我们应多一些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量、体贴,做好“适老化”的相关工作。

首先,相关部门要制定政策,促进老年人更方便地参与社会生活。除了在公共设施及交通出行等方面要注重“适老化改造”外,在数字建设中的“适老化改造”也应纳入主要议程。比如,疫情期间,多地推出了实体版本的健康码,这些因人制宜的做法体现出了数字治理的智慧,也让人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情。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做好老年人使用数字产品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一方面,加强对老年人上网环境的监管,确保老年人上网安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组织加强老年人网络安全培训,帮助他们学会安全地使用互联网。

其次,社会力量应对老年人多一些理解与关怀。比如,年轻一代应多些耐心教自己的长辈使用智能手机及各种应用,让他们能够更方便地交流,更从容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衣食住行。又比如,以老年人为重点的服务提供者和社区组织,为老年人设置一些科技兴趣班,教他们使用日常生活常用的科技产品,提高老年人对科技的使用能力,增强他们对掌握数字技能的信心。

最后,企业也要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作为提供智能服务、数字服务的科技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应用开发时,除了要考虑企业的收益利润、市场份额等,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操作习惯,从经营理念上凝聚“年龄平等”的共识,打破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因年龄差异“掉队”的困境。

时代的进步、数字的发展不会因未来的代际变化而放缓脚步,老龄化社会逼近也是无法忽视的事实,如何让两者融合,是全社会未来都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在老龄化阶段的数字时代,给予老年人相适应的数字生活,让社会多一些温度,少一些歧视,多一分信任,少一分质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