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阳社区第四版:海潮
2021年01月15日

他圆了“造船”的梦

新年伊始,正巧在镇政府门口与黄根法先生相遇。我问他:“根法,近来在忙点啥?”他朝我一笑:“有点忙,在造船呢!”这一刻,我紧问不放:“你还会造船,造啥船呀?”他说:“你方便的时候可到我家来一看就知道喽。”元月中午的一天,我兴冲冲地骑车去他家。

他自建的二层楼家宅,乡土味浓厚。在家宅后有一个简易工棚,电锯、小车床、锯床等电、木工具一应俱全,那架势,似在“大兴土木”。按三十比一的比例,一只船的模型已造好,船上的方向舵盘、变速器、导航仪、发报机、渔网、桅杆、吊杆、旗杆、铁锚、探照灯、喇叭等都一一安装在船上。另一只仅完成一半多一点。他告诉我:“二只船造好后,准备送区档案馆陈列和金山嘴渔村展示。我要用这只船还原金山嘴渔村远洋捕鱼机帆船的情怀;是要让渔村一代代人记住海渔乡愁呢?同样,圆了我‘造船’梦呀!”

渔船是渔民出海捕捞的重要生产资料和工具。上世纪60年代前,渔村的捕渔船是木帆舢板和小划子;之后,开始打造机帆船。机帆船是由柴油机为推进动力的木质渔船,长20-30米。之后,又发展到铁皮制作的机帆船。他告诉我:“我老家汀南村,前辈也曾用小舢板赴近洋捕鱼。悠悠之事燃起了我对机帆船的情思,萌发了我‘打造’机帆船的情愫。”在观摩船型时,根法又告诉我:“前日,渔村的‘船王’姜品云和老书记姜兴奎、姜国良闻信后驱车来我家看二只船型,并提出了取长补短的建议,纵然使我又有改进和去取经的兴致。”

在山阳,只要你一谈起黄根法,很多人告诉我这个“新山阳人”,他们夸其:“根法能说会道、多才多艺、匠心独俱。”他曾用带鱼头骨做成鹰的“绝活”,STV也曾报道过;他还能用大闸蟹壳和梭子蟹壳做成蝴蝶和蜻蜓,栩栩如生……他还精通山阳地方故事和金山方言。金山嘴渔村杨火根的海渔图,经他一讲,顷刻活灵活现,情趣盎然。殊不知,山阳人常说:金山嘴渔村开发建成上海最后的渔村,获评四星级景区,也有他的一份心血在。也有人讲:金山嘴渔村有三宝:一是杨火根绘制的海渔图,二是造船大师姜品云的匠心,三是黄根法的乡土文化,真是一点不假。

黄根法退休后,尽管在家,但他是闲不住的性情中人。他选写并整理上千条三字方言,在“四史”学习教育期间,受到多位村党总支书记邀请,给村里上党课。因为他语言丰富、乡土气息底蕴浓厚,惊人之语使与会者都有新的启迪,个个洗耳恭听,时而笑声不断,更是让人释然。

在写此文时,熟知根法的人告诉我:他从小好学,24岁(1982年)时,山阳公社举办千人百题大赛,唯一一个特等奖他所获得;《解放日报》(市郊版)举行青年人读报用报竞赛,他得二等奖;1985年,他发明制造的制绳机,使劳动工效提高50倍,制绳机曾在亚太地区环保器械博览会展出。

可见,山阳人杰地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