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三版:专题
2021年09月06日

守立德树人初心 担铸魂育人使命

——金山区庆祝第37个教师节

编者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近年来,金山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教育人才高地。全区教育工作者始终牢记“情系金山、崇德笃教、大气睿智、追求卓越”的金山教育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做好“优质均衡、融合育人”两篇文章,打造更具活力的金山教育,为落实“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助力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不断奋进。

本期专刊,我们介绍部分一年来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的优秀教师,展示金山教师匠心筑梦、大爱铸魂的风采,并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

 

光荣榜

 

一、上海市园丁奖

干亚清       华东师大三附中

胡卫英       金卫小学

吴蓓鸿       实验幼儿园

平  英       教育局机关

吴建强       金山中学

金晓燕       亭林中学

金海明       朱泾中学

陈伟文       上海师大二附中

沈  华       枫泾中学

王  娟       金卫中学

贾志娟       少体校

阮  红       罗星中学

韩  黎       松隐中学

何  愔       朱行中学

方  勇       漕泾中学

王  君       张堰二中

盛  虹       钱圩中学

朱光辉       二实小

李  霞       松隐小学      

刘  梅       世界外国语学校

邱燕丹       兴塔小学

潘晓峰       教院附小

张春风       朱泾二小

顾丹英       海棠小学

吴仁华       山阳小学

吴俐斌       张堰小学

邵裕萍       滨海学校

何婉英       石化幼稚总园

谢薛欢       东风幼儿园

马连花       新城幼儿园

夏  珍       吕巷幼儿园

李  叶       松隐幼儿园

严小丽       石化工业学校

沈春燕       食品科技学校

谢海英       教育学院

顾文辉       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金山区师德标兵

陈香婷     金山中学

蒋  萍     张堰中学

毛  英     亭新中学

许  赟     西林中学

代凤环     民办金盟学校(中学部)

陆水英     金山初级中学

谢  丹     廊下小学

姚秀华     朱泾小学

杨红伟     山阳幼儿园

徐向红     兴塔幼儿园

 

三、金山区十佳班主任

张  欢  张堰中学

尹  静  上海师大二附中

陈香婷  金山中学

唐彩芳  枫泾中学

席聪聪  蒙山中学

金军花  朱泾中学

姜溢新  山阳中学

赵  玉  朱泾二小 

龚瑾晔  海棠小学

时海英  二实小

 

四、2021年金山区“匠心教师”

甘兴云  枫泾中学

郑林林  张堰中学

周美萍  山阳中学

王玉林  蒙山中学

董  丰  金卫中学

庞锦燕  一实小

吴咏梅  亭林小学

沈  琪  海棠小学

盛永芳  朱行幼儿园

沈  凤  阳光城幼儿园

 

春风化雨三十载

金山区从教30年教师教育感言精选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春风化雨三十载,情洒教坛不言悔。值此37个教师节,精选刊载八位从教三十年教师感言,为节日添彩。

 

金山中学 陈红梅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三十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慢慢认清了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心。回望一路的跋涉和耕耘,让我感到骄傲的,不是自己收获的荣誉,不是学生考出的成绩,而是因为有我,让孩子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也让我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罗星中学 李虹

 

三十年前,成为教师的那一天,是美丽的、年轻的、光鲜的。虽然忙着、累着、奔波着,却也笑着、乐着、调侃着……而今又把这份美丽、年轻、光鲜留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岁月却留下了苍老的印记。尽管如此,不再年轻的我依旧可以在工作生活中焕发青春,期盼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依然是花开时的灿烂心情!

 

张堰二中 徐海英

 

三十年了,感恩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校,感恩给了我们无限美好憧憬的所有人。站在三尺讲台,引领知识春风,无愧天地人间,期待桃李缤纷,唯有这份执着伴随无愧的人生。未来的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我们的职业操守,坚持这份一辈子的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领导所期、不辜负师生所愿、不辜负社会和家长所托。

 

同凯中学 沈咏梅

 

三十年讲台执教,三十年探索前行,一路音符,一片爱心。从风华正茂到桃李满园,感恩师长的教诲,难忘学生的笑容。用心、用情、用爱,立德、立言、立行。教书育人,做学生的慧师;不忘初心,助推学校发展。一路感恩,幸福从教,快乐为师!

 

二实小 王华

 

30年,很漫长,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30年,很短暂,刚入职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30年,很辛苦,将近6000天站上讲台,数十次市、区级课堂展示、无数次为青年教师磨课、培训;30年,很快乐,我的学生、团队成员在我的帮助和支持下飞速成长;30年,我脚踏实地、仰望星空;30年,我初心不改、无怨无悔!

 

廊下小学 汤凌虹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探索前行、三十年春风化雨,三十年辛勤耕耘。昨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却已鬓发微白。只是鬓华虽改,心无改。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这三尺讲台,皆因爱之深,情之切,无悔!

不忘初心,吾之所向。砥砺前行,吾之所往。桃李绽放日,园丁欣慰时!

 

罗星幼儿园 陆懿

 

三十载教学生涯,五十年人生春秋。因为怀揣梦想,因为满怀期待,在爱与真、勤与思、变与通、识与行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感恩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家长的配合,在三十年从教的道路上风雨兼程、勇往直前,收获喜悦,收获感动,收获成功。我幸福、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幼教人!

 

临潮幼儿园 张英

 

丰富的教育经历,让我从青葱岁月走到了而立之年,时光改变了彼此的容颜,却更沉淀了我的教育人生。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再到融合育人,金山教育能够立足金山,看齐上海,放眼全国和未来。这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教育人的职业幸福感,我也真切感受到了金山教育的真、新、美、特。

 

与爱同行 绘就别样人生

上海市“四有”好教师(金山区推荐人选)顾江英

 

顾江英,现任廊下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2021年5月评为2017-2020年度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守正初心:

像战士一样,铸就一面旗帜

顾江英注重政治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她处处走在前面、想在前面,身先士卒,起到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以实际行动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控并落实防疫举措;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知识普及,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主动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

作为区援滇支教团的组长,她始终维护上海教师形象,工作上吃苦在前,行动上任劳任怨,先后参与各类听评课130节以上。2020年两次被评为”景东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援滇初心:

像涓涓细流,滋润边疆教育

“用心带教当地老师,授之以渔,事半功倍”,她第一次支教就承担教科研和教学指导工作,第二次支教在挂职副校长的同时,担任初二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她从教科研出发,带领景东一中数学组的老师开发了学校第一套校本作业,完成了学校的第一个课题研究。在带教高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她主动提出和初中两位青年教师结对,从课堂语言的把控,到解题思路的引导;从主动请缨开设展示课,到为四位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学”活动;从课堂观摩、听课、评课、一起交流教学,到指导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帮助工作第一年的三位教师在校内公开课教学中获得一致好评。

“顾老师,您在这段日子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文化上的冲击和思想上的碰撞,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您希望我们能够越过面前这座大山,走出去,去实现最初的梦想……”这是她所带的班级56名学生签名的一封感谢信的部分内容。接手这个班级后,她针对性地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抓起,通过交流、谈心、讲故事,讲外面的世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放慢教学进度入手,从“低重心”抓起,分层教学,尽量适应每一个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生基本做到了课前有准备,上课有精神,听课能专心,从第一次数学测试25人不及格到最后8人不及格,最低分从20分提高到54分,数学统考平均分屡次超过同类班级10分以上,得到了景东一中领导和老师的充分肯定。

顾江英用一片“爱心”倾注援滇,她经常随老师和援滇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参与培训指导和帮扶;始终深入扶贫交流 ,为提高景东一中学生英语水平,在沪滇支教干部的支持下,组织上海文来中学中美部与景东一中学生以“互联网+”的形式开展英语学习交流活动;始终深入帮扶资助,了解到景东一中苏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她主动提供助学资金每年4000元,为十位贫困学生争取每人2000元的微心愿支持;始终深入项目扶贫,针对景东一中科研力量匮乏、青年教师队伍亟待培养的迫切需求,经与金山教育部门的沟通,金山教育基金会为景东一中教科研工作提供了10万的资金帮助。

 

育人初心:

像一束光,照亮前行道路

“她填补了我们学校教科研的空白,提升了我们学校的教科研理念和教师理念”这是东方电视台“上海温度”采访云南当地学校领导时所说的一段话。

顾江英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根据景东一中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结合调研情况,及时制定了《景东一中初中数学交流方案》和《景东一中高中数学“一日研修”方案》,从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训练意识、情感意识等方面指导青年教师,在贯穿“聚集课堂、教研训一体化”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每月一次精品课展示活动,提高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在援滇之前,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顾江英在完成教育管理工作同时,担任了学校初三(2)班数学教学任务,她身先士卒,带领青年老师领跑第一线,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学校声誉。

昨天已经是历史,今天的我们正在努力,明天需要共同创造!她说:一路上,在用心中浇灌,在责任中前行。

 

百年传承守护教育薪火 不忘初心耕耘特殊教育

上海市首批教育世家(金山区推荐人选)马寒英教育世家

 

马寒英家族连续五代共18人从事教育工作,祖辈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育工作作出重大贡献。一直以来,祖辈们勤恳工作、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地感动着马寒英。他们中有中共党员、有民主党派,也有普通群众;他们中有大学教授、学校创办者,也有普通一线教师、特殊教育工作者。无论世事变迁,马寒英家族始终传承守护教育薪火,接续践行育人使命,良好的师德师风得以世代相传。

 

片片丹心系教育 师风家训传百年

 

外高祖父叶潄润,1907年前任南京河海工程学校教员,1907年回家乡金山县吕巷镇创办养中初等小学,1914年至1925年任金山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长。他毕生致力教育,亲笔题写第三高等小学校训:“强、诚、和、敏”,即“自强不息,诚则有物,以和为贵,敏则有功”,用“天下事入手易者,其所得必浅;入手难者,其所得必厚而固”的道理来教育学生,知难而进。

 外曾叔祖父叶雪安,大学一级教授,中国大地测量学的奠基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上海同济大学德籍教师回国,在随校内迁的八年中,保器材,写著作,编教材,聘教授,同济测量系在艰难环境中得到保存和发展。1938年任同济大学代理校长,测量系系主任。解放后先后担任上海同济大学工学院院长、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系系主任。他一生治学严谨,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测量学学术成果,还有他科教兴国的理想信仰和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1985年1月武汉测绘学院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叶雪安大地测量奖学金”。

祖父马昌焯,历任金山县朱泾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校长,朱泾中心小学校长,朱泾第二小学校长。1959年担任校长期间,朱泾第一中心小学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小学,本人也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金山县优秀园丁奖等称号。后又从事金山县教育视导工作,先后担任金山县视导组组长、第一任督导室负责人。

还有曾祖父马其楠,抗战前任金山县廊下山塘小学校长;祖母叶雅明,教龄29年,在朱泾中心小学退休;父亲马履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龄39年,担任14年语文教研组长。

1994年马寒英准备报考松江师范,祖父马昌焯教导她:“在校学习要‘自强不息,敏则有功’,要在师范学校学习起就用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她1997年师范毕业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时,祖母叶雅明说:“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和‘扶持’,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父亲马履冰说:“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正是这样,马寒英牢记祖辈和父辈们对她的期望与嘱托,24年来始终耕耘在教育工作第一线,从健康幼儿园普教班教师到特教班教师,她始终爱岗敬业、踏实工作。

 

潜心钻研作贡献 严谨治学重引领

 

如今的马寒英是金山区特殊教育学科骨干教师 ,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开展特殊儿童康复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小班幼儿体育运动中的作用》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评比三等奖,论文《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策略研究》收入在 2013年上海市特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报告集……作为园部市级、区级特教课题主要研究者,立足学前特教,带队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中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研究。

同时,她还承担培养带教外校特教老师的任务,近年来积极开展普特融合双向活动的课题研究,为普特融合研究打开新思路,将医教结合背景下的学前特殊教育康复教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2017年11月在区内展示基于多元评估的特殊儿童康复个训教学活动。2019年12月向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同行展示基于多元评估的学前普特双向融合半日活动。

 

满腔爱心化甘霖 育人路上再前行

 

2005年6月马寒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8年2月她开始从事特教班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她深知责任的重大,面对全新的考验,她回到华东师范大学进修特殊教育课程,获取特教岗位证书。在特教班,她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通过康复训练使大多数孩子从入园前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弱、说话不流畅,到毕业时各项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个别脑瘫儿活动困难,马寒英会给孩子按摩腿脚,利用康复器械,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并手把手教孩子学习迈开步子、控制身体平衡等;从双脚一步一步移动行走,到抬腿跨上、下楼梯等小步递进的活动训练,教给孩子行走及活动的技巧和技能。在康复训练中注重舒缓他们紧张的情绪,帮助他们改善症状,改善行走姿势,改善活动能力。

对待个别患中、重度自闭症的孩子,马寒英会微笑地靠近孩子,在与孩子互动中获得孩子的信任,然后用图文演示、言语和肢体动作的示范形式引导孩子学习听指令,习得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的本领。虽然过程很繁杂,一个指令常常要说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几千遍,才能让孩子逐渐会听、会做、会说。但她总是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接受、等待孩子的配合、等待孩子的进步。

特殊孩子的成长比普通孩子的成长总是更为艰难,教育教学过程中再苦再累马寒英也不怕,“全心全意为每一位幼儿、特别是为特殊幼儿服务。”是她经常说的一句话。24 年来她始终坚定“用爱和责任铸造生命之基”的信念,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孩子满腔的爱,坚守在为特殊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的光荣岗位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