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日吕巷第四版:文化生活
2022年06月28日

乡土幽芳·吕巷农耕文化丨农事生产

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夏收、夏种的生产场景。其中有割油菜、割麦子、抖菜籽、挑麦子、脱粒、耕牛施(犁)地、耙田、摊田(平整田地)、拔秧、插秧、耘稻、施肥等农耕劳作景象。画面将劳动场景以先后顺序进行巧妙的连接,用白格子作为底色、将芦蓆花、提花布、格子布、里条布等100多种土布灵活运用于画面中的人物、生产工具和田野中,展示出广阔田野生机勃勃、农民劳作紧张有序、农耕文化气息浓厚。

时代背景

农业生产到了收种季节是农民最繁忙最辛苦的时节,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粮食作物三熟制种植,争分夺秒收、种、管显得尤为突出。播种、移栽、施肥管理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每年“三夏”、“三抢”、“三秋”3个大忙,农民都是昼夜不分地在田间干活。那时的农业生产都是以生产队为基本管理单位,每个生产队由20~50户左右不等的家庭组成,集体分工农耕劳作,俗称“大寨式”。劳动时每天按照不同耕作、男女老少分工到不同的劳动岗位,重活累活男人干,细活慢活女人做,老弱病残去副业组,少年学生轻杂活(那时学校都要放农忙假,教师、学生回各自生产队参加做力所能及的农活)。一到晚上,生产队打谷场上灯火通明,在黑暗的田野里拖拉机通宵耕田,说笑声中农妇们忙着拔秧种秧,半夜后还要做好人好事、无名英雄,这是在那时农忙季节常有的场景。早前农耕生产的基本情况是:

农作物(稻、麦、油菜)收获,靠人用镰刀割、扁担挑、掼床掼(脱粒)。1956年起用脚踏脱粒机取代掼床。扬谷(麦子)靠自然风、手摇风车。

农田耕作靠铁鎝、锄头、犁、耙,犁耙、耕田用牛力。

水稻种植靠人工秧田育苗,然后拔秧移栽到大田。

20世纪60年代初,耕田始用手扶拖拉机、脱粒用电动稻麦脱粒机、扬谷用电风扇。70年代中,始有收割机,80年代中有联合收割机,90年代末稻麦收割实现机械化。1994年起,本地推行水稻翻耕直播(即田块翻耕整平后扎散)。现代农民从此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历史。

相关链接

农业鼻祖

炎帝是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农业的鼻祖——神农氏,他是远古时期的帝王,也是“三皇”之一。他后来发明了农业的耕种法,所以叫他“神农”,又因为他重视火德(古代五行之一,就是金、木、水、火、土),而火的性质是炎热,所以叫他“炎帝”。传说教人们学会了种地、收获,所以他是农业的发明人,是农业神,所以叫“神农”。除了农业,他还教人们灌溉,发明许多的农具,例如斧头、锄头;他还发明了五弦琴,让大家累的时候弹唱娱乐;他还是桑麻、陶器的发明人,指导人们种桑树和麻,然后用蚕丝和麻线织布,做衣服。为了给人们治病,神农还亲自品尝野草,找到治病的草,所以他经常中毒。他这种献身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现在民俗把他称为“药王”,所以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神农本草经》。炎帝后来因为劳累病死了,有的说是在尝草药时中毒死的。

农时谚语

种子粒粒圆,禾苗根根壮。

稻秀只怕风来摆,麦秀只怕雨来淋。

耕田耕得好,栽禾不长草。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心巧不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谷子没粪穗头小,黍子没粪一把草。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