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理论
2022年11月25日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孙百灵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为我们推进高水平的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民生基础。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始终相伴而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这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扩容与提质并举。一方面要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进一步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基本盘。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劳动力、人才要素流动体制和政策弊端,制定更具包容性的就业促进政策,强化培训服务、注重权益保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努力提升就业质量。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质量。在社会保险方面,扩大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有序衔接等。在社会救助方面,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社会福利方面,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非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在住房保障方面,逐步建立起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保障人民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重大民生工程。要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需要我们始终把民生的持续改善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已取得的成绩作为新起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完善民生改善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构建长久并且稳定的保障民生的基本制度,持之以恒地真抓实干,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系区委党校副教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