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人物
2023年04月21日

大爱“荼小爱”

——记“荼小爱”公益奶茶店创始人陆学峰

□记者 戚静伟/文 俞萝寅/图

 

公益奶茶店

 

培训员工

 

品鉴奶茶

 

在陆学峰办公室的阶梯上,挂着他最喜欢的一幅书法,上面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陆学峰身上有很多标签:残疾人举重世界冠军、电力工程公司负责人、公司合伙人……但他从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创业成功后,毅然选择开办公益奶茶店。他说:“我想用这家奶茶店,打开这些孩子与社会沟通的窗口,让阳光慢慢渗透进他们心里,哪怕一点也行……”

 

1  爱之“家”:超一半员工是残疾人

 

中午时分,走进位于朱泾镇的“荼小爱”奶茶店,顾客寥寥,但三个身穿工作服的员工依旧忙碌不停,有的在铺底料,有的在捶打水果,有的正准备封口……一旁,奶茶店创始人陆学峰仔细盯着他们的每一个步骤,努力克制着紧张的情绪,轻声叮嘱道:“这杯底料再多加一点”“这杯的牛奶再多倒一点”“没关系,你慢慢想想下一个步骤是什么”……和别的奶茶店不同,“荼小爱”一共有6名员工,其中3名员工是智障人士,1名残障人士。所以为了保证奶茶的出品口感,陆学峰每周都要对他们进行一次奶茶小考核。

“嗯,这杯多肉葡萄酪酪口感不错。”每次考核的时候,陆学峰就会拿出一个特制的小茶杯,倒一点,然后细细品味。听到陆学峰的认可,沈虹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来到奶茶店工作半年,她已经会做大部分的水果茶了,而多肉葡萄酪酪是她的拿手饮品。“我有一次做了四杯,拿回去给家人喝,他们都说还不错。”说起奶茶,沈虹滔滔不绝,“我本身就喜欢喝奶茶,如果没有这家店,我可能就去阳光之家了。我不想去那边,在这里至少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沈虹言语中满是对陆学峰的感激。“现在我不但可以做给自己喝,也能做给更多人喝了。”

考核结束后,员工们也纷纷拿出了标有自己名字的小茶杯,尝了尝自己的,又尝了尝其他人的。互相品鉴一番后,胡嘉俊紧皱眉头,他对自己此次的考核并不满意,察觉到胡嘉俊低落的情绪,陆学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询问道,“没关系,你慢慢回忆一下,想想问题出在哪里了?”过了好一会,胡嘉俊略显局促地答道:“好像是温度不对。”听后,陆学峰便笑了笑,鼓励道,“下次改进就行了。”平时做事雷厉风行的陆学峰,在他们面前总能温柔起来。

这群在外人眼中不善言辞、沟通起来不太顺畅,甚至有些过分腼腆的“特殊”员工,在陆学峰的眼中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他们只是比普通人接收信息慢一点而已,单纯得就像孩子一样,只需要慢慢教,慢慢说,慢慢来,他们总有出师的一天。”一个接一个“慢”字,包含着陆学峰太多的耐心和爱心。健全人学习奶茶或许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这些员工要多花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时间。在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中,这里的员工已经能独立完成1—2种招牌饮品。“教他们没有捷径,有时候上午教好了,下午又忘记了。除了耐心,还是耐心。”操作台前,小便签贴了一层又一层,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不同饮料的操作步骤。为了保证出品的稳定性,制作工艺的标准化,这些小便签就是他们的“秘密武器”。“我们还在摸索阶段,希望能够找到一些适合他们的工作制度跟交流方式,对他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他们更好地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陆学峰告诉我们,智障人士是残疾人当中就业最困难的群体。“因为我本身也是残疾人,所以我就一直关注着残疾人就业的问题。”

 

2  爱之“源”:拼搏创业孕育“爱的种子”

 

原来,陆学峰先天肢残,也因此遭受过不少非议和异样的眼光。但是,天生乐观开朗的陆学峰从来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反倒养成了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性格。通过在职学习,陆学峰相继完成了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业。在金山区残联的关爱下,陆学峰不仅有了第一份工作,也为他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由于喜欢健身,1999年,陆学峰被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选中,成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陆学峰创造出了残疾运动员少有的“一年三金”优异成绩,勇夺15枚世界及全国残疾人举重金牌。长期练习举重让陆学峰愈加坚韧,也让他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着运动员的习惯。“他生活中就是一个很自律的人,每天需要做什么都会提前规划好。”妻子王利笑着说道,“相较于笔挺的西装,他现在更习惯穿运动服。”

而那些通过汗水一点点积累出来的比赛奖金,也成为了陆学峰创业的“第一桶金”。“我在运动员之前尝试过很多职业,比如汽车维修、摩托车零部件销售等工作,当时就想着在有能力以后要带动更多人一起努力奋斗,所以就决定自己创业。”创业之初,陆学峰便拖着一条残疾的右腿,一脚高一脚低地跑着业务,“日行超万步”更是家常便饭。经过多年努力,陆学峰小有成就,如今已是5家公司的负责人。随着经济实力一起增长的,还有陆学峰心中“爱的种子”。在这期间,他一直关注着公益事业,无论是志愿服务,还是爱心资金,陆学峰总是力所能及地提供着帮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才能帮助到更多残疾人”成了陆学峰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心结。

就在陆学峰一筹莫展之际,2021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火出圈,乘着这股东风,陆学峰和本身就是高级茶艺师的妻子王利一拍即合,便创立了残疾人原创茶饮“荼小爱”。“‘荼’古语就是‘茶’的意思,‘小爱’因为是制作奶茶的员工都是残疾人,我们希望通过这杯承载着感恩之心的小小奶茶回报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大爱’。” 陆学峰解释道。

 

3  爱之“路”:打造助残爱心产业链

 

从创办之初到现在,两年的时间内,残疾人员工的培训上岗、奶茶品质的标准化都是切切实实摆在陆学峰眼前的一道道坎。“困难很多,但只要不惧挑战,都是会慢慢地会好起来的。”为了兼顾奶茶店的运营,陆学峰索性在小店旁边租了个办公室,把项目部搬了过来。

但由于奶茶店创立时间不长、品牌知名度不高,再加上因为反复培训员工而产生的高消耗,让“荼小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了维持奶茶店的日常运作和员工薪资的支付,陆学峰一直用自己的比赛奖金和企业收入持续“输血”。“作为“荼小爱”的创始人,我当然希望它能早日实现盈利,但不急于这一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它的造血能力。”

其实,从播下“荼小爱”这颗种子开始,陆学峰就已经为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规划好了蓝图:以“荼小爱”为起点和支点,撬动公益事业实现自我造血,走向真正市场化,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可持续就业。

陆学峰深知,唯有把好产品关,才能真正走上市场这条路。为了保证产品品质,陆学峰和王利摒弃了用奶茶粉和水果罐头的念头,而是采用了优质茶叶、牛奶以及新鲜水果。每到时令水果上市季节,在一些助残涉农组织,你就能看到陆学峰的身影,奔波在田间地头,只为寻找优质的水果原料。目前,“荼小爱”已经和金山25家助残涉农组织达成了合作。

其实,无论从品牌的创立,还是录用残疾人员工以及产品原料的选择,都体现着陆学峰对残疾人的关爱。不仅如此,就连一个不起眼的奶茶杯也暗藏着公益的小心思。“奶茶杯上的画作是阳光之家智障学员的原创,我们希望盈利之后,每售出一杯茶饮,就能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给到这些创作者,让他们实现增收。”如今,以“荼小爱”为中心的一条助残爱心产业链已逐渐显现。

一家小小的奶茶店,不仅给了员工们体面的工作和自食其力的收入,还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群特殊的人群。“我们的杯子上有一个二维码,以后我们会将有关我们员工的一个个励志故事录入进去,通过奶茶流传出去。”陆学峰拿着奶茶杯介绍道,“这杯小小的奶茶只是一个展示的窗口,希望让全社会看到残疾人的自信、自强、自立的一面。”

或许由于自己也是一名运动员,陆学峰坦言,未来还希望让更多退役残疾人运动员也加入到“荼小爱”的队伍中。“很多运动员在退役以后,会面临很大的转型困难问题。”陆学峰表示,这个群体身上的吃苦耐劳、自律自强的品质,正是一家奶茶店经营者所需要的。

为了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荼小爱”已经在朱泾和廊下郊野公园开设了门店。如今,陆学峰正在积极筹备新开5家奶茶店,计划在今年完成7家店的运营,力争在未来5年开业50家门店,实现100名残疾人就业的目标。

“荼小爱”在金山播种、在金山发芽,因为有着源源不断的爱,最终必将在无限辽阔的市场中枝繁叶茂。“我觉得“荼小爱”就是奶茶中的希望小学。希望小学是给贫困的孩子们有学上,“荼小爱”是给残疾员工有班上。”

个人力量或许微薄,但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海……“让残疾人在共富路上活得更精彩。”陆学峰的愿景,是通过不断丰富“荼小爱”平台和品牌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的“希望小学”,将其建设为集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温馨家园”,让更多残疾人体现人生价值,实现残健共融的和谐社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