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门课程资源丰富课后服务
“共享教师”送课到校提质扩容
“共享教师”为学生带去艺术课程
下午4点,正是课后服务时间,金山的中小学校园里热闹不已。设计、刻印,罗星中学篆刻团队蔡舒萍老师带领朱泾小学的同学们制作完成了自己的一方肖形印;跳跃、旋转、表演,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带着朱行小学“朵朵舞蹈团”的孩子们沉醉在舞蹈的世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新农学校送去的“零距离探索智能机器人”体验课,让孩子们很兴奋……
“共享教师”送课到校,使金山更多农村孩子得到科技、艺术的启蒙和学习机会。这学期,金山教育系统的“共享教师”团队进一步扩容,通过送课到校,在课后服务时段为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丰富又精彩的课程。
学校选课 老师送课
“我不会开车,可否按照地域送课?”“机器设备又多又重,怎么搬到学校?”……起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们有些顾虑,送课到校的困难不少。
葛飞跃老师年纪大了,又不会开车,他的“少儿声乐”课程被漕泾小学选中后,同事们帮忙查电子地图、公交路线,他转两辆公交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学校。“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课堂上热烈的反应,‘被需要’的感觉非常好!”课后,葛飞跃感慨地说。
朱泾小学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成立了区内第一支基层学校铜管乐团。从零基础开始,到声部齐全的校级铜管乐队,队员们已连续两次获得上海市优秀管乐团队展演(特色组)铜奖的好成绩。
短短几个月,送课到校1课时体验课程45门、3课时系列课程45门,22个项目结对共建,课后服务打开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空间,学生的参与性和获得感不断增加。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常务副主任郑蓓蓓说:“心近了,距离就不是问题。”学校选课,老师送课,在这场师生“双向奔赴”中,构建起了课后服务新样态。
师资扩容 覆盖全区
“双减”之下,如何丰富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艺术、科技等多元课程资源的需求?从朱泾镇社区学校设计的课程“朱泾花灯:中秋兔子提灯”、区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打造的课程“大自然的馈赠”,到劳技学校推出的课程“纸模(二阶魔方)”……这学期,“共享教师”送课到校的课程资源信息表又有了新变化:课程类别、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有了大幅度增加。
“本学期82位‘共享教师’参与送课到校服务,提供82门课程资源,共计443课时。”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负责人介绍,面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共享教师”送课到校服务不断提质扩容。区教育局统筹整合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劳技学校、区青少年体育工作办公室、11个街镇的社区学校等单位,组织更多有特长的教师加入“共享教师”团队。值得一提的是,新增“共享教师”中有28位是基层学校的区级项目导师和骨干教师,也加入了跨校送课团队。
目前,“共享教师”送课到校的课程资源已覆盖全区义务教育全学段、全年级在校学生。优质师资增加,带来的是课程资源的丰富,艺术、科技、体育、劳动、科普等课程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围绕“优质均衡、融合育人”,区教育局将进一步规范和创新课程设置及内容,从信息技术赋能深入探索,以高质量课程资源助力多彩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原载于5月23日“上观新闻” 作者 许沁 宋燕)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