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阳镇探索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机制
让“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在山阳镇海悦馨苑小区24小时生活垃圾投放点,不时有居民走过来,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该小区共有四个垃圾投放点,一个为24小时开放点,其余三个为定时投放点。居民周引华于2018年入住小区,亲历了小区人人动手、人人出力,卫生环境逐渐变好的过程。
垃圾分类四年来,海悦馨苑居委会联合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逐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起初,由我们指导居民进行干垃圾、湿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后来他们都清楚了,丢垃圾的时候就分好类了。”志愿者姜益奎说。
海悦居民区十分注重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2020年,该小区建立垃圾分类专项激励机制,让点位可回收物变现,对参与分类工作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为居民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与此同时,为有效推动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小区建立源头追溯机制,利用视频取证、志愿者上门宣传教育、签订规范承诺书等方式,让每一包不合规投放的垃圾,都能追溯到人、追责到人。
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显著成绩,那公共场所又是如何?在百联金山购物中心,场所内张贴了醒目的宣传标语,针对商户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不断加强指导,目前已形成从前店到后方(垃圾厢房)良性运转的工作机制。
上海奥任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作为区级可回收物集散场,启用了全新的电子计量系统、上线了沪尚回收服务平台,既让整个回收过程变得更精准、省力、有序,也让各垃圾回收点可回收垃圾的量变得“有据可查”,倒逼各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山阳镇全面动员各方参与,逐步走出一条适合本镇实际的垃圾分类新路子,并于2020年成功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未来,山阳镇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合力打造垃圾分类的升级版,针对部分未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的现象,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推动山阳镇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记者 鲁学静 勾瑞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