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村:“形散神不散”的都市村庄
杨家村简介:
杨家村位于山阳镇的西南,2002年7月,杨家村和七一村合并,取名沿用杨家村。全村区域面积4.27平方公里,户籍数1002户,总人口2632人,9个村民小组。金山区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杨家村村域范围内。随着新城区开发建设,截止2023年3月,全村已动拆迁农户1100多户,剩余70户宅基,常驻人口(包含外来人口)约768人。杨家村逐渐演变成一个城中村,农民变市民,搬迁进城区,杨家村村域范围内有多个居民区。
▲乡音讲堂讲课现场
▲爱家志愿服务队
老乡亲港湾
杨家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组建了一支以来沪人员为核心的“老乡亲港湾”队伍,成为村重点建设的队伍之一。该队伍主要由我村来沪流动党员、来沪骨干人员以及村委会管理人员组成,以“老乡管老乡”管理模式,将来沪人员管理这一涉及就业、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庞大的社会系统管理工程真正转变成为一项服务便民工程,使来沪人员与本地村民实现文明共建、和谐共生。队伍自成立以来,在团队建设、队员教育、关心来沪人员等方面已开展许多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来沪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来沪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增强“老乡亲港湾”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村党总支深入来沪人员家庭,关心来沪人员的生活,耐心听取来沪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解决走访中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因客观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
“老乡亲港湾”队伍的成立,在来沪人员管理方面减去了不少负担,后期将继续通过对队伍的加强建设、对队员的不间断教育、对来沪人员的实时关心来让村委会与来沪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为后期更好地管理来沪人员打好扎实基础。。
乡音微讲堂
为提高党员学习质量,2022年在巩固邻里家党群服务点(村史馆党员学习阵地)的基础上,杨家村党总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联合海趣居民区党总支、海尚居民区党支部,通过村居联动,运用村史馆、党群服务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老年活动室等场地,在杨家村村史馆、杨家村村部以及海趣、海尚2个居民小区共同设立“乡音微讲堂”教学点。
每月邀请社区党校老师,为杨家村党员授课。课上采用乡音讲课,即山阳话,让大家入耳入脑,同时采用多媒体大屏幕,图文并茂,听看互补,使党员学习走出教室、会议室。在组织党员互动学习、抓好党员学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村居之间互联互通,形成合力,共同抓好疫情防控、老年人疫苗接种、文明城区创建、党员联系群众等工作。
村党总支讨论决定后续将联同其他村居开设新教学点,共享优质课程和教师资源,并且和其他支部党员共同学习交流,激发党员主动学、积极学,做到学深悟透,积极参与党组织各项活动,为村发展献计献策。
村级文创园
党建引领破解村级经济发展难题,建设文创园,2021年11月16日获评金山区文化创意园,一方面以党建引领利用老厂房转型发展村级经济,另一方面打造村级文化品牌,成为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好去处。
杨家村村史馆于2021年3月28日开馆。馆内主要由5个篇章组成,分别是源远流长、谷丰业旺、与时俱进、睿智行远、人杰地灵。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学党史、看村史,以史为鉴教育党员群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留住村民们的乡愁。杨家村村史馆同时也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截至目前为止参观达到3000余人次。
杨家村党建公园于2021年6月30日开园,建党百年,党员群众“行走中的党课”。在党建公园内制作百块历史故事展牌,让党建公园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堡垒和精神涵养基地。
盘活“三资”
村党总支以盘活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重点,在建立“保值增值”长效机制上下功夫。2013年,村率先在全区成立经济合作社,招商引资,壮大集体经济,2014年,实现农民以农龄入股分红,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领头羊”。
村班子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区位优势不断延伸土地价值,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汇都酒店、依天花园酒店等公司入驻,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土地增值,依靠土地租赁每年为杨家村带来30多万元的可支配收入。
2013年杨家村成立金山区第一家经济合作社,联合山阳镇其他九个村成立上海振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振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实施“抱团取暖”计划,构筑“政府+联村公司+村集体”运作模式。
杨家村利用区位优势投资固定资产,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文创空间集聚地,在促进文创市场繁荣基础上也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另一方面投资写字楼、沿街商铺等固定资产,吸引上海金创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入驻。通过以租赁或固定资产作价入股等方式每年为村内带来稳定收益。
制作家谱
为了党建引领、党员联系群众、加强村民凝聚力。2022年年初,杨家村党总支开展一场为全体村民寻“祖”活动,由村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帮村民理清家族史,并统一编册,入档村史馆。村全体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把此项工作作为党员“走家串户”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创新工作。由于杨家村村民大部分已动拆迁,人员联系起来困难。此项寻根问祖工作任重而道远,村党总支将次工作分为初步整理、打印下发、核对校队、整理成册4个阶段开展。
起初,由两位对村民知根知底的老干部张备国和周仁忠协助,按照村合作社成员。随后,由村工作人员将初步的家谱信息转换为电子版,并做打印方便后续的核对工作。在核对阶段,村党总支每逢各个分支部开展党员学习活动时进行家谱下发核对,并对党员布置任务,每名党员负责至少3户以上的信息补充,进一步推进寻根问祖工作的进展。待所有党员将认领的村民家谱核对好后,由村民小组长协助整理,切实完成每户人员的家谱核对工作。今年3月18日,杨家村召开了家谱发放大会,由各村民小组将家谱发放到每户村民的手中。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