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主题教育之实 促洁美乡村之美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自第二批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张堰镇把主题教育同推动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作紧密结合,围绕“早”“实”“新”三个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实在在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念和强大动力,立足服务民生与振兴发展并重,聚焦要点关键、狠抓难点攻坚、凸显亮点成效,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建设“洁美乡村”。
围绕“早”字,全域部署高位推进
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通过开展有厚度的理论学习、有深度的专题研讨,把中央、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区镇两级关于“洁美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层层传达到每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农村党员,形成镇领导班子带头学、基层党组织跟进学、党员干部普遍学的学习热潮。
谋划重点,细化举措。张堰镇党委制定并印发《张堰镇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划分“两大区域”、明确“三净四美”行动目标、开展洁美乡村“五项行动”,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进,谋划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
快速启动,全面推动。张堰镇党委高度重视人居环境优化工作,“一盘棋”推动全域治理尽早起步。通过每周召开镇级通报联席会、每月召开镇领导班子现场督导会、每季度召开镇级专题推进会,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形成“周周通报、月月督导、季度研讨”的工作节奏,落实“上报、督察、反馈、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全力以赴推进任务落实。
围绕“实”字,全域行动汇聚合力
领导班子,带头引领。张堰镇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推行镇领导班子成员“一线工作法”。包干联系各村“访情”。实行分工和包干相结合,镇领导班子成员领办任务,到联系村“访百家情”。集中整治顽疾“解难”。班子成员深入主干道、宅前屋后等地,集中开展“宅前屋后整治”“拆违治乱提质”“河道清洁治理”等行动,切实提升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
镇村联动,共抓落实。张堰镇各部门主动跨前作为、互相支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组建镇村两级工作专班。专班定期研判人居环境优化形势,针对具体点位制定“一村一方案”“一点一方案”,通过挂图作战推进整治、优化工作有序开展。完善各村“微网格”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各村在辖区内划分“微网格”,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网格长、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片区网格长、村条线干部担任联络员,把工作力量延伸到村民小组,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有效发挥“微网格”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示范,全员参与。全镇各村纷纷组建“洁美乡村”党员先锋队,积极发动党员作表率、当模范。发挥“三支队伍”模范作用。以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契机,确定每月15日为全镇“村庄清洁日”,带领党员群众集中开展大清扫、大治理活动。深化结对共建共联工作。结合全年任务,各村积极争取,与结对单位探索共建机制,发动在职党员、单位职工等群体融入“微网格”,“红马甲”主动亮身份、践承诺,既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又冲锋在前解决问题,切实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洁美乡村”建设第一线。
围绕“新”字,全域提升共享成果
擦亮“洁美乡村”新底色。我镇强力推进以宅前屋后整治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治理,以小切口实现大优化。通过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宅前屋后面貌进一步改善。通过实施主干道优化、河道整治等提升工程,村域人居环境进一步美化。我镇秉持“拆建管”并重的原则,拆除违章4575平方米,今年共计完成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打造篮球场、村民小广场等文体设施4个,升级村睦邻点2个,切实将公共区域建成为民服务空间。
巩固和美乡村新本色。我镇立足自身文教资源禀赋,坚持“以文润城、以文惠民、以文化人”,以小切口突破大治理。党群阵地提升硬实力。切实将各村党群服务站打造成坚强阵地,围绕“洁美乡村”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宅基活动。文化广场引领新风尚。依托文化广场,各村增设乡村振兴、和美乡村、乡风文明等标语版块。积分管理激发新活力。我镇全域推广积分制管理,将“洁美乡村”建设的要求纳入积分管理。
提升乡村振兴新成色。我镇坚持打好人居环境优化这场硬仗,以小切口推动大振兴。示范引领有梯次。以人居环境全域治理工作为抓手,坚持系统导向,统筹布局、谋划建设,循序渐进打造“美丽乡村”。集中居住惠民生。为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我镇大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民生工程。产业兴旺促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优化了农村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正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后,我镇将继续对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将主题教育与全域治理融合推进,助力“洁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镇主题教育办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