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金山生态“看门人”
——记金山区环境监测站
□ 记者 陈建军
时值初冬时节,金山诗人陈莫在朋友圈,用九宫格展现了枝头的硕果和湛蓝的天空,并发出了“今天天气真好”的感慨。而紧接着陈莫,又有一个朋友晒出了在汇龙湖畔搭帐篷、放风筝,享受下午茶的组图。看来,和陈莫有同样感受的金山人,都忍不住要享受这么好的天气,纷纷走到了户外……
时间拨回八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大家记忆中的“金山蓝”最多的时候就在台风来的那段时间。一旦进入11月以后,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金山的天空就仿佛老人眼睛患了白内障一样,蒙上了一层拨不开的白纱,后来我们称之为“霾”。但就在最近这几年,大家逐渐发现,金山原来也是可以和西藏高原地区一样,吸引着众多人们的目光,让人感叹天真蓝、云真美。如果说每个人的感官不同,会有些许误差,那么数据就显得更加有力和直白:今年前10个月,金山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8.5%,高于全市1.0 个百分点,全市排名并列第五,较去年同期升高3.6个百分点。
金山的AQI为什么会逆风翻盘,如此“颠覆”大家对金山“化工”污染的固有印象呢?为此,记者来到了金山区环境监测站,一探究竟。
回首1980年,区环境监测站成立之初,全站一共只有10余人,技术人员挤在狭小的实验室里开展监测分析,人员少、底子薄,交通工具不足,仪器只能人走肩扛。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搬迁到了由金山医院原急诊大楼改建而成的新站址,设施条件和办公场所大为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金山三轮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如何让环境监测工作适应环保新形势、新要求,如何面对“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的新常态,区环境监测站站长顾红明深刻认识到,只有以创建“鑫监测”特色站为契机,苦练内功,持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才能担纲起金山生态名片的监测重任,做好金山生态环境的“看门人”。
众所周知,金山左有平湖独山港、上海石化,右是上海化学工业区,周边坐落较为密集的石化产业,独特的区域位置,决定着动态监测的必要性。金山区域内16个大气特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点位应运而生。“为动态监控工业园区VOCs排放情况,依托区域空气特征污染在线监控体系,加强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应用,精准开展区域空气特征污染物报警溯源工作。”区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徐志强表示,“金山卫化工集中区大气VOCs平均浓度及超标报警频次均呈下降趋势。今年1至10月VOCs-36平均浓度为62.7μg/m3,较前年同期下降22.0%;今年1至10月报警次数为178次,较前年同期下降211次。”
对于今年“金山蓝”的天数持续增加,区环境监测站信息技术科顾海欣介绍说,“省界站”的设立,功不可没。
原来,为不断优化杭州湾北岸工业集中区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基地自动监控系统,金山在金山卫镇永久村设置了“省界站”,从2017年起,陆续建设各类自动监控设施。今年年初,将原大气复合站1台颗粒物激光雷达和1台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搬迁至省界站,并新增了1台臭氧激光雷达。“完善的网络监测体系,为杭州湾北岸臭氧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重大赛事空气质量监测预报评估以及为我们‘金山卫地区空气特征污染课题’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区域环境质量的科学治理提供了基础保障。”顾海欣坦言。
停在站大院里的一辆顶端装有实时采样监测设备的业务用车,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走航监测车’,我市一共也没几辆。”区环境监测站综合业务科科长邵家杰感叹道,“这车也是来之不易,一波三折,在我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够顺利采购。我区是化工企业聚集区,异味扰民现象频发,环境应急事故偶有发生,这辆车可以提供更好更快的监测数据支持。”
2022年6月18日凌晨4时许,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装置区域发生火灾并引发爆炸,现场浓烟滚滚,区监测站接报后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应急小组运用事故点周边及下风向自动监测预警体系,实时关注并分析大气自动监测数据变化情况,研判火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动态发布应急快报,及时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依据。但到了第二天,由于风向的转变,群众投诉源源不断地投来,“当时是由市监测中心组织开展应急走航监测,现在我们也配备了先进的走航车,将为以后在处理异味投诉、参与环杭州湾地区一体化协同治理以及大气特征污染溯源排查及应急监测中发挥更大作用。”邵家杰信心满满。
说起“4·22”胜瑞电子那场火灾,在现场奋战了13个昼夜的计叶等人,至今记忆犹新。
2021年4月22日,胜瑞电子发生火灾。接到命令后的第一时刻,计叶、陈斌、邓振等现场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眼前的景象与事先预想的不同,所携带的设备无法满足全部采样断面。然而,应急事件面前不允许犹豫,初步勘探现场后,精确划分核心、缓冲与外围区域,调遣人员与设备,立即进入采样状态。直到当晚10点,连续工作7个小时的他们,才吃上一口方便面。计叶介绍说:“我们对此次火灾事件进行了持续一个月的应急监测和跟踪监测,前后6次调整监测方案,共出动监测200余人次,车辆51辆次,报出数据5000余个,出具快报、日报60份。随着最后一份监测快报报送指挥部,所有受污染水体均得到有效处置,水质稳定达标,这次应急监测才算圆满完成。”
其实,胜瑞电子火灾的案例只是环境监测站工作的一个缩影。顾红明动情地说:“面对突发事故,他们是责任担当背后的‘逆行者’,他们用弱小的身躯,让原本受污染的小河‘容光焕发’,他们真正担负起监测先锋的责任与使命,直到河晏水清、绿水长流……”
就在本文即将完稿的当口,顾海欣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区环境监测站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了11月24日的创建评审,正式跻身全市首批“特色站”行列。看到信息后,由衷感到高兴,记者回复了她:“你们真棒!金山,有你们真好!”
现场监测
现场监测
走航监测车
走航车监测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