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综合
2024年04月23日

张堰镇积极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

传统文化润童心 春风化雨育英才

“大拇指要放到钹子上面,轻轻敲一敲竹筷,声音就‘荡’开来了,如果按住钹子再敲敲看,那么就没有回音了。”在张堰小学,来自上海滑稽剧团的老师正手把手地为同学们演示和指导“钹子书”的演奏技法,还现场教起上海话,为学习“上海说唱”曲艺特色课程打下基础。

最近,这样的课程会定期在张堰镇的学校里开班。原来,张堰镇结合当地曲艺特色开展了“曲艺进校园”活动,来自上海滑稽剧团的老师走进校园,通过生动教学,让孩子们认识传统文化、了解曲艺,提高文化和艺术素养,使优秀的传统曲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通俗易懂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更多曲艺知识。“‘钹子书’学起来挺难的,要做到手、嘴、脑相互协调配合,真的需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朱宸逸挠挠头说。“说唱艺术特别有趣,它的语言很生动,以后我要给家人多多分享上海话!”学生黄佳祺高兴地说。

要真正跨入曲艺的门槛,学会上海话是第一道关口。“很多小朋友能听懂上海话但不会讲,所以第一步还是要教他们上海话,只有掌握好基本语言,才能再慢慢地从敲钹子、学唱段等方面进行拓展,一步步把曲艺传承与发展下去。”上海滑稽剧团演员管理部副主任阮继凯介绍说。

不仅小朋友要学曲艺,大人也得学习。“我们在张堰幼儿园开展了成人班,让学员们成为一批较成熟的‘钹子书’专业演员。那么在成人班的带领下,可以让曲艺在张堰本土继续开花结果。”阮继凯说。

张堰镇曲艺文化历史悠久、曲种丰富,如脍炙人口的快板书、紧贴民生的农民钹子书、声情并茂的民间故事,还有弹词、花鼓戏、傀儡戏等。正是厚植于曲艺文化的沃土,近年来,张堰镇聚焦“文化+”战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形成多元的曲艺文化传承方式,推动了曲艺艺术的保护和振兴。不断挖掘古镇文脉,注重品牌建设,编辑了《张堰镇歌谣卷》《张堰民间文学》《蒋顺龙法制农民书作品集》等,成立蒋顺龙农民钹子书工作室,让老一辈曲艺工作者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如今,张堰有一大批曲艺创作者和演绎者活跃在群众文化的舞台上。

名家工作室的入驻也让张堰镇成为曲艺文化传播、曲艺人才孕育的“宝地”。2022年9月,张堰镇引进“张志宽、赵松涛快板书艺术工作室”,利用大隐书局张堰店现有空间,定期开设曲艺培训班、开展快板书展演等活动,努力打造集“传统性文化体验,多元化学习中心,互动式交流空间”为一体的“曲艺传承基地”。

去年5月,张堰镇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将曲艺的传承与保护推向新阶段。为增强曲艺的广泛性和群众性,促进曲艺繁荣发展,张堰镇把曲艺之风吹进乡村、吹进社区、吹进校园。张堰镇以课堂为阵地,以校园为舞台,让更多青少年感悟到曲艺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通过专业的教学培养更多曲艺人才,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张堰镇还依托“古镇文化艺术节”品牌在各个古建筑内进行曲艺表演,并通过“点单”方式将曲艺表演送进社区村居,让老百姓享受文化盛宴。

记者 项竹彦 王佩永

通讯员 高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