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卫生健康专刊四版:专题
2024年05月28日

防控百日咳 “咳”不容缓

今年以来,全国百日咳病例数激增,百日咳这个古老的传染病又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从去年年底开始,流感、支原体感染人数上升,周围能听到很多人在咳嗽;但有一种咳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反复就诊和吃药之后疗效甚微,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百日咳。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各年龄段均比较易感。

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百日咳临床表现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病例、有疫苗接种史或百日咳病史者,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哪类人群容易得百日咳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

由于不到免疫年龄或者免疫史不全、体弱等因素,1岁以下婴儿是百日咳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容易合并肺炎导致严重后果。

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百日咳病例在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中被发现。由于百日咳症状可能不典型,不易被第一时间发现,容易造成传播。

如何隔离

百日咳属于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需要隔离。

按照《百日咳诊疗指南(2023版)》要求,百日咳病例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未痉咳后21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特别是托幼、学校等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发现可疑病例及时离校就诊治疗。

如何预防百日咳

1.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病例发生风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2.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晒衣被,湿式扫除;经常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另外合理饮食,合理锻炼。

(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