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卫生健康专刊四版:专题
2024年05月28日

腺病毒患儿比例有上升趋势

敏宝今年4岁,因反复高热5天前往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就诊。经过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胸片和呼吸道六项核酸检测后发现,敏宝是由于腺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幸运的是敏宝并没有发生腺病毒肺炎,医生建议继续观察两天,适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两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医生提醒

近期儿科感染性发热患儿中腺病毒感染患者有所增加,建议家长避免去往人潮拥挤的公共场所,做好手卫生。腺病毒肺炎最常发生于6个月至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如器官移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原发性免疫缺陷等)易发生重症。若有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条件许可的话尽早完善病原学检查。

什么是腺病毒

人腺病毒(HAdV,以下简称“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 DNA病毒,1953年首次在人体扁桃腺组织中分离发现。目前分为A-G共7个亚属,90多个基因型,不同型别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区别。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感染,如:急性咽结合膜热、肺炎、支气管炎、胃肠道感染、脑炎、膀胱炎等。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手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

粪—口传播也是腺病毒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

腺病毒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

腺病毒感染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占5%~10%,多发生于6月-5岁儿童,尤其2岁以下儿童。临床可表现急性咽结合膜热(发热,咽痛,结膜充血)、急性扁桃体炎(发热,咽喉痛、扁桃体渗出)、支气管炎(发热,咳嗽)、肺炎(表现发热,咳嗽,肺部可有斑片状渗出影,甚至表现大片实变,胸腔积液等)。部分患儿高热可持续7-10天,腺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高热甚至可持续2-4周,同时可伴有严重的咳嗽、喘息,合并心肌炎、中毒性脑病等多脏器功能不全,严重者精神萎靡或者烦躁、激惹、呼吸困难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及生命。部分患者可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或继发迁延性细菌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影响患者肺功能。

消化系统

急性胃肠炎:腺病毒也是引起婴幼儿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多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1周左右,表现呕吐、水样便或稀便,可伴有发热,一般预后较好,合理治疗包括避免滥用抗生素、预防菌群失衡,注意卫生习惯等。

其他系统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多见于幼托机构、工厂车间、医疗机构等人多且空间密闭的场所,疾病具有自限性,出现角膜混浊时会延长病程,但一般不会对视力造成永久性伤害。

出血性膀胱炎、尿道炎等在儿童时期较少见。

腺病毒感染如何治疗

由于腺病毒感染可导致多脏器损害,特别是重症腺病毒肺炎可合并心肌炎、中毒性脑病、肝肾功能损害、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因此做好病情评估,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及时给予干预十分重要。

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由于疗效和安全性不确切,目前不推荐常规使用,因此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腺病毒肺炎轻症患者多呈自限性,避免过度治疗。重症肺炎患儿需掌握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和时机。

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注意出入量平衡。肺炎患儿保持气道通畅、适当氧疗。若出现脏器功能障碍时给予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如血液净化、机械通气、支气管肺泡灌洗、体外膜肺等。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龚敬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