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堰镇“存量嫁接”“腾笼换鸟”双轮驱动
让闲置低效用地“活”起来
走进上海万润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内,车间员工正在生产、安装和调试新一批擦窗机,不久后,这些产品将被送往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年初,该企业整体搬迁到“新居”张堰,并引进了“年产100台套擦窗机生产项目”。
“我们原来租赁的厂房比较小,加上土地资源紧缺、相关审批流程较长,扩产需求迫在眉睫。张堰工业园区得知情况后,为我们‘牵线搭桥’嫁接低效用地,收购了这个地块,盘活低效用地51.87亩。”公司董事长方永锅表示,落户张堰后,公司内外环境不断改善,也给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我区深化落实“南北转型”战略要求下,张堰工业园区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锚定“二转二”,积极盘活存量厂房和低效用地,有效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发展。
在“存量嫁接”的同时,另一方面,园区“腾笼换鸟”盘活土地资源,扶持本地优质企业兼并扩产,坚持以“四个论英雄”为导向,对辖区企业生产经营、亩均税收、发展潜力、厂房租赁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深入排查,梳理制定低效企业整治清单。此外,通过上门走访、召开专题会、职能部门联合指导等方式,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完成低效企业的关停与低效土地的腾退。2023年,累计腾退低效用地24.41亩,提升企业用地55.11亩,关停企业2家。
“腾笼换鸟”不仅带来新项目、新产业,也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
上海览祥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和医疗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逐步成长为精密小零件制造领域的“专家”。企业生产的精密密封件,是汽车中的核心零部件,成为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公司的二级配套供应商,医疗零件主要为骨科中的植入型零件,供应给全国的三甲医院。
而随着事业迅速发展,企业也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境。“根据我们对厂房层高、空间布局、面积等要求,园区为我们找到了合适的空间。”公司总经理顾超介绍说,通过租赁闲置厂房12800平方米,投资建设了新生产线,目前共拥有120台自动车床,为生产需求加足马力,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亿元。
据了解,张堰镇工业园区占地2.35平方公里,现有工业企业约2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家,超亿元工业企业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
“接下来,张堰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更加清晰,我们对园区划分了光电传输、新材料、转型发展和智能制造四个板块,今后将更有针对性地引进新项目。另外,我们正在对标‘绿色园区’‘美丽园区’做整体的布局规划,逐步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效率。”张堰镇副镇长刘迺娴表示,张堰镇工业园区将继续保持“存量嫁接”和“腾笼换鸟”双轮驱动,促低效用地盘活,进一步做大做强新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实现张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冯秋萍 王佩永 通讯员 顾玲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