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奶奶”当起“红色讲师”
乘风破浪守初心
“我们是1973年7月成立的,9月份就有一次大比武,那会儿训练的两个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时,我们15个渔家姑娘,顶着烈日,在沙滩的石头地上匍匐训练,手臂的皮磨破了一层又一层,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更别说退缩了……”
8月1日,在山阳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年70岁的吴引华给放暑假的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红色教育课。自去年起,她就以“民兵奶奶”的身份,当起了“红色讲师”,一天最多的时候要讲七八场。
“民兵奶奶”究竟是一批什么样的人?故事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当时,拥有23.3公里海岸线的金山,担负着上海建设海防、巩固海防的重要任务。在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金山嘴渔村,15名平均年龄仅19岁的渔家姑娘,放下渔具、拿起枪杆,加入了金山嘴女子民兵班,从此开启了一段非凡人生。
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渔家姑娘大多已是古稀之年,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似乎都与当年的光辉岁月不可分割,“乘风波浪”也成为了她们人生的关键词。
由于喜欢讲故事、口才不错,吴引华成为了这些“民兵奶奶”中的“主讲人”,自去年开始给山阳镇的青少年分享训练趣事及励志经历等,没想到颇受欢迎,过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还在上小学的张家妮第一次被家长带来听故事,对于这样的暑期课堂,她很喜欢。“老奶奶的故事我能听得懂,也很感动,以后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习老奶奶身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而在吴引华的故事里,还有一位“神枪手”姜水芳。如今的姜水芳在渔村享受着乡村生活,平日里喜欢钻研美食,总是面带笑容,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说起“神枪手”的称号,姜水芳回忆,自己当年在一次训练中,一枪打中了前方飞过的麻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相关事迹还在解放日报上进行了报道。
“我后来还作为金山县的代表去上海警备区参加比赛,其他县的选手都是男性,我是唯一的女选手。就是当时太紧张了,背着墙上靶场仿佛像上战场一样,都不敢看其他人,有一发子弹差了一口气,打在了九环和十环中间,其他都是十环。”回忆起当时的成绩,姜水芳仍会感到有些可惜。
滨临杭州湾畔的金山嘴渔村,与海中的金山三岛隔海相望,如今仍保留着浓厚的海渔文化和气息,当年那批成为女子民兵的渔家姑娘们,出生在这里,也大多舍不得离开,陆秀芳就是其中一位。
据介绍,由于当年渔村的青壮年男子都要出海打渔,守海疆保家园的重任就落到了渔家姑娘肩上,最终从127人中选出了15人,分为快速射击、点名靶、小头靶三个组进行集训。“那时候也不觉得苦,我们一群女孩吃睡都在一起,不管酷暑还是暴雨都要照常训练,早起做早操、晚上要放哨,这样的经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陆秀芳说。
五十多年过去了,渔家姑娘成了“民兵奶奶”,她们的故事却在口耳相传中历久弥新。五十多年的时间,女子民兵班早已封存在岁月里,可在民兵班基础上成立的山阳女子民兵哨所,如今仍伫立在杭州湾畔,承担着守卫海防一线的责任。在这里,女哨员们24小时值班,记录海情变化,在平凡的岗位上延续着老一辈女民兵艰苦奋斗的作风。
记者 朱悦昕 朱林 通讯员 王萍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