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街镇·民生
2024年09月13日

漕泾镇护塘村70多年走出150多名人民教师

尊师重教 薪火相传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在金山,有这样一个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村里有150多人陆续走上了教师岗位,他们用爱与坚守,用德、学及匠人精神,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深刻含义,撑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这个村就是位于漕泾镇的护塘村。

近日,漕泾小学老校长张伯忠,又一次来到自己执教20多年的漕泾小学。1969年8月,原本在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任职的张伯忠被调任到当时护塘村小(学),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当时我教书的条件就是一块小黑板、一个小闹钟、一把簸箕、三把扫帚和几支粉笔。”张伯忠回忆道。

​执教48年里,张伯忠兢兢业业,恪守师风师德,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为了让学校有特色品牌,在他的主导下,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书法教育打造成为特色课程。1994年,漕泾小学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写好诗比赛,并获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如今,漕泾小学先后获得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书法写字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张伯忠也会时常回来看看,向年轻一辈的教师们传授教学经验。

潜心为师的理念同样影响从护塘村走出去的优秀教师秦燕。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秦燕带着一腔热情回到金山任教。30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敬业奉献、潜心研究,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

现在的秦燕是蒙山中学的一名老师,和学生做朋友是她奉行的教学理念。“从教30年来,我一直秉持着那份初心,就是用真心、爱心和耐心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秦燕说。因为工作表现突出,秦燕先后被评为金山区优秀班主任、上海市优秀教师等,妹妹也受其影响,走上执教的道路。

因重视教育,护塘村里人才辈出,从书法到摄影,从国画到剪纸,演唱、器乐、舞蹈,护塘村无一不熠熠生辉。从事艺术设计的张丹就是从护塘村走出的优秀毕业生之一,2018年他选择回乡帮助家乡建设,设计的藕遇公园,如今已成为漕泾镇网红打卡点。

据初步统计,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护塘村150多人走上教师岗位,除当了48年“孩子王”的张伯忠、优秀教师秦燕外,还有教育专家李首民、父女三人都是教师的陆庭愈家庭、坚守学校党支部书记岗位22年的王沈刚、刚柔相济的好书记戚继兴、14人走上三尺讲台的“南李”一家……他们有的一辈子扎根在家乡,为当地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有的走出护塘,在金山区、上海市乃至全国各地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为鼓励年轻一代,我们从2018年起,对每位考取本科以上的学生根据院校特点给予奖励,七年来考上本科以上院校的共有132人。希望通过奖励这些优秀学子,激励其他孩子,也希望他们能够带着这份优良传统,为漕泾的发展添砖加瓦。”护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欢军说。

记者 熊雪寒 唐屹超

见习记者 段棣文 通讯员 陈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