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三版:众志成城 迎战台风“贝碧嘉”
2024年09月17日

以“迅”应汛 先风而行

台风天里的暖心事

台风期间,各街镇(高新区)以“迅”应汛,先风而行,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这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暖心事。

 

高龄老人陆续转移

 

朱泾镇西林居民区有多个老式里弄,102岁的沈阿婆家房子建造年代久远,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9月15日一早,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叶萍到沈阿婆家中,沈阿婆的家人听闻要转移,有些为难,因为沈阿婆长期卧床,离不开自己的护理床。“你们放心,安置点不远,我们一起帮你们运过去。”胡叶萍说。

随后,胡叶萍又招呼来了3名同事,大家有的帮拿生活物资,有的帮阿婆扶上轮椅,有的搬运护理床,很快,阿婆和家人顺利到达转移安置点。

9月15日下午,石化街道东村居民区的工作人员们挨家挨户地通知居民们有序撤离。据了解,东村居民区部分房屋由于年代久远,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工作人员细心地将钱真云99岁的老父亲搀扶到一楼,并准备好了轮椅,将他安全平稳地送到安置转移的车辆上。

 

保障供电不断电

 

9月16日上午9时左右,位于亭林镇周栅村的高压变压器发生了跳闸,约3.5公里长的供电线路受到影响,村域内8个村民小组停电。让人揪心的是,村内有一位56岁的病人急需使用制氧机。病人为三峡移民,有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功能弱化,需要24小时佩戴制氧机。

确认情况后,考虑到病人不宜移动,村委会主动联系电力公司请求应急电源的支持、故障排查和线路抢修,镇防汛指挥部提供医疗与救援保障。在此间隙,工作人员急中生智,使用新能源车的外放电功能进行应急,确保病人使用的制氧机不断电。

仅过了5分钟,工作人员利用新能源车电力外放功能开展应急处置,电力公司应急电源25分钟到场完成电力接力,一场生命救援取得成功,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由于树木倒伏等原因,我区多处发生电力故障。在廊下镇友好村,也有一户老人使用呼吸机,存在安全风险。电力公司送了一台移动电源箱,点对点帮助,险情排除。

 

安置人员感受温暖

 

9月15日晚上6点,在山阳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临时安置点,现场工作人员发放了免费的客饭。来自河南的阮红旗一家四口拿着被子、席子前来就餐、过夜。“好吃!好吃!”就读一年级的女儿阮一诺吃着安排的客饭,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在山新路临时安置点内,大伙儿有的相互聊天,有的通过视频、电话和家人报平安。“别担心,这里环境很好,大家很照顾我,很安全!”前来安置的居民在和家人视频通话。

夜幕降临,石化街道中石化工物流公司临时安置点内的灯已点亮。对于安置人员项波来说,本该是哄着孙子睡觉的时间,孙子却有些兴奋,“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尤其是晚上。”项波边说边把工作人员赠送的月饼递给孙子,“孩子父母上夜班,这个月饼让他感到了温暖。”不知不觉中,他们都进入了梦乡。

 

本报综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