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2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朱泾社区二版:要闻·综合
2024年12月06日

这对年近古稀的夫妻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小村落里有大爱

本报讯 (姚丹萍)“死后还能帮助别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近日,朱泾镇待泾村村民沈四娣和老伴从红十字条线工作人员手上接过了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证书,沈四娣高兴地说道。

出生于1955年的沈四娣,是待泾村里的热心人,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一次遗体捐献宣传活动上,她对遗体(角膜)捐献有一定了解,此后便萌生了捐献遗体的念头。当她向老伴提出老两口一块儿捐遗体的想法时,没想到老伴欣然答应,他们的女儿和当医生的妹妹也都非常支持。在认真了解了遗体捐献的相关内容以及用途后,沈四娣和老伴更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年近古稀的他们决定用一种非凡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两人携手前往待泾村村委会,在红十字条线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沈四娣和老伴签署了《上海市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其实把遗体捐献出去是生命形式的另一种延续,在我们村,我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沈四娣说,想做个表率,带动身边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

小村落里有大爱,近两年里,全国文明村待泾村有5人登记成为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申请捐献遗体在这个村已成文明风尚。“如今,遗体(角膜)捐献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值得我们赞美和尊重。后续,我们也将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厚植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活力。”待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雷辉表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