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厨房 廊下飘香
□ 沈赞贤
万亩粮田
2024年,廊下镇紧扣“聚焦转型、聚力发展”主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镇上下鼓足干劲,奋勇前行,在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廊下生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廊下片区成为上海市12个现代设施农业片区之一,成功申报财政部2024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稳步推进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上海市低碳农业发展实践区创建工作……廊下镇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以高质量的发展成效书写新时代的绚丽篇章。
“菜篮子”
科技赋能
作为全市首个楼房养猪项目,上海松林生态农业园的现代化楼房养猪场历经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廊下成功打造出生猪养殖与有机水稻、有机蔬菜和有机水果种植相互融合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用“吃干榨尽”来形容这家企业可谓最为贴切。企业对猪的排泄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能够实现沼气发电1万多度。同时,富余的沼气被用于提纯生物天然气,年产量约175万立方,可实现销售收入455万元,该项目更是上海市首个生物天然气入城镇燃气管网项目。
除了在循环农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之外,廊下镇始终聚焦于现代设施农业,全力推进片区建设。东片以“松林生态养殖场”为核心,积极探索零排放、零污染的种养循环模式;西片沿漕廊公路自西向东依次形成了产前创新、植物工厂、综合服务、工厂化种植和智慧温室五大示范区。同时,有序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已建设完成6889亩。创建金开蔬菜“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切实提升绿叶菜机械化率。
2024年6月,稷青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设施农业环境及温室环境管理数据库”数据产品,成为金山区首个挂牌交易的数据产品,实现了零的突破。随着联中食用菌合作社、荣美农业科技两家超级“蘑菇工厂”的强强联手,光明村又引进了黑皮鸡枞菌工厂化种植技术,带动家门口致富增收。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廊下基地选育出全市最早收割的节水抗旱稻“八月香”,廊下万亩粮田成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摇篮;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生菜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平台,与廊下的浩丰、金开、沪耕等合作社共同种植选育新品种,走出上海,辐射全国,推广面积超13万亩以上。2024年,“廊下生菜”被评选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生命线”
活力四射
2024年,廊下镇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千方百计拓展项目来源,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见效,鑫博海、唐满胜工厂店先后开业,树京、博海每新等项目竣工验收,银金达、杨景亿康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快果、上海与糖机械科技等项目顺利落地,形成“储备一批、新开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
作为廊下镇的龙头企业,上海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再度“出发”,与每新食品公司、罗森便利公司共同投资,新建一座规模达4.7万平方米的烘焙生产大楼,并组建了博海每新食品公司。该公司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生产,主要加工面包、吐司、甜点等各类常温、冷藏产品,平均日产量达8万份,供应罗森便利店、高铁、学校和光明旗下销售端。在工厂店,每天新鲜出炉的各类熟食卤味和方便菜肴都会吸引各地的市民前来购买。广受欢迎的还有上海香懋有限公司的“宜莲居”工厂店、上海唐满胜食品有限公司的“楼下面包房”工厂店,网红零食爆浆麻薯、椰丝球和当天现做销售的蛋黄酥、现烤吐司、奶油小方常常被一抢而空。这些工厂店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美味与便利,也为廊下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得益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廊下镇积极“筑巢引凤”,形成了健康食品产业的集聚优势。廊下镇健康食品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据了解,该产业园总用地面积近70亩,建有1栋综合楼和5栋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目前,已有8家企业入驻,涵盖烘焙、预制菜、精酿啤酒、休闲食品等多个领域,有力壮大了廊下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在不断丰富新业态的同时,持续打响“湾区食谷”品牌,推动健康食品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更高水平转型升级。
“农文旅”
融合发展
作为上海市历史最悠久的半程马拉松赛事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场跨省市的田园风格路跑赛事,2024年11月17日,沪浙乡村半程马拉松赛在廊下热力开跑,共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22个省、309个城市的3619名跑者参与,参赛人数堪称历史之最。
一直以来,廊下镇始终坚持以农促旅、文旅融合、农旅互动的发展思路,持续“奔跑”在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道路上,推动农文旅特色活动强势出圈。
2024年2月,廊下镇圆满协办海上和美乡村村晚,为乡村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4月,举办自行车骑行趣味挑战赛和田野百花节,让人们在运动与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6月,“冯刚故乡行”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顺利开展,用镜头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9月,承办金山区农民丰收节,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11月,“半马音乐节” 激情开唱,为体育盛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激情。
此外,廊下郊野公园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铁廊头”休闲中心正式开业,为垂钓爱好者打造专属的胜地;光茗宿、马荟等民宿成功申报为星级乡村民宿,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选择;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成为市民游客的又一好去处;阿平融合菜餐厅火爆开业、沪浙山塘老街的业态不断升级……2024年,廊下郊野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12.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38.55万元。
新的一年,廊下郊野公园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旅游魅力,全力打响廊下农文旅融合发展这张靓丽的名片,为推动廊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手牵手”
红色基因
沪浙山塘作为“毗邻党建”的启航地,也是长三角“田园五镇”共兴共荣的缩影。
2024年恰逢第二轮“田园五镇”五年合作的起始之年,廊下镇作为轮值主席单位,持续丰富并拓展毗邻党建的内涵与外延,发布了“田园五镇”新一轮协同发展指标(2024—2028年),牵头商定89个重点建设项目、28个重大活动,完成了毗邻党建展示馆升级改造,成功召开毗邻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现场会等,为共同绘就“三产共进、五镇共兴”的美好画卷起好头、迈好步。
同时,“田园五镇”被纳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金山区与嘉兴市联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为进一步深化合作、相互赋能,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提供契机。
“T300农业科创走廊”是“田园五镇”跨区域合作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动发展机制,走廊沿漕廊公路、朱平公路呈T型布局而得名,致力于为区域内农业产业创新主体提供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区域内产业联动,高效配置农业科技资源,优化整体布局,形成错位发展。
目前,T300农创走廊已经涵盖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产品产业园区、农业科研院所等丰富资源,包括“万亩粮田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八月香”水稻全产业链、“绿叶菜高密度移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多个科创项目。得益于T300农创走廊机制,“田园五镇”的农业产业创新能级实现了跨越提升,未来将打造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新高地。
在毗邻党建引领下,“田园五镇” 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持续深化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