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而立”不寻常
□ 沈永昌
手机上收到《金山报》编辑部陈建军同志发来的信息:《金山报》创刊三十周年,约我写篇回忆文章。我从报纸初创开始,工作到2005年退休,退休后仍然没有离开《金山报》,一直做到2017年。这样,前前后后在《金山报》办报、编稿、写稿,整整二十二个年头,可谓对报纸乐此不疲。现在一晃三十年过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三十而立”不寻常。
我对《金山报》情有独钟,因为创办一份报纸不容易。三十年前,我调任金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社会宣传。那时候,上海各区县都有办报的意向,金山也不例外。当时,金山广播电视台办有一份《金山广播电视》,对开二版,自编自印,没有刊号,分发各乡镇基层广播站,传播到每家每户。1994年初,县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与广播电视台领导商量,决定利用已办的《金山广播电视》,先刊登金山新闻,等条件成熟后再办县报。于是,从1994年4月起,《金山广播电视》头版就编发金山新闻。半年多的实践,为创办县报摸索经验,提供了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那时候,没有办报经费、没有设备,没有一名专业办报人员,甚至没有一台电脑,但有经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的上海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1995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在金山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第一期《金山周报》正式问世。在全县抽调的6名人员竭尽全力、艰苦努力下,《金山周报》每期4个版,每周在本区域内出版一期。刊发两年半,至1997年5月,共出版报纸191期。1997年5月12日,金山联合建政、撤县建区,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批准,《金山周报》改名为《金山报》。自此,报纸在三十年中几经改革发展,至今共出版报纸3779期,成为金山地区有史以来出版时间最长、出版期数最多的报纸。每每想到办报初期的那些点点滴滴,心里不免感到十分欣慰。
新闻是社会历史的记录。回顾三十年《金山报》走过的路,至关紧要的是报纸有着明确的定位。办报初期,报纸遵循“宣传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建设、反映区情民意、传播各类信息、丰富文化生活、面向千家万户”的办报宗旨,及时刊发本县内发生的重要新闻,民生为要,服务为本,顾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方面面,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金山建区后,《金山报》肩负全区人民的重托,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特色,努力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可读性、服务性于一体,及时准确地宣传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面向各行各业,突出经济信息传播。如果说,《金山报》在宣传区委、区政府政策、报道要闻、引导舆论、弘扬先进、沟通信息等方面发挥了新闻传媒应有的作用,那么,报纸在反映群众呼声、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尽了“洪荒之力”。再是报纸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及时编发言论,进一步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金山潮》副刊《世象杂议》言论专栏还被评为上海市区县报知名品牌。
《金山报》走过三十年,“三十而立”正当年。现今的新闻事业,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好时期,也充满着前所末有的新挑战。现在的《金山报》,已成为区融媒体中心大家庭中的一员,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中翻开新的一页,书写新的篇章。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