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七版:生活周到

2025年03月18日
手工青团
传承千年的时令美味
本报讯 (记者 武云卿 金燕玲 通讯员 陈杰)“清明前,泥胡菜的茎叶最肥嫩,汁水更足,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才够清香。”3月11日,漕泾镇海涯村的唐雪华挎着竹篮来到田间地头,一边挖掘野生泥胡菜,一边说道。
清明节吃青团,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近日,金山本地的手工青团逐渐“走上”餐桌,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吃的美味小吃。
唐雪华说,想要做出来的青团保持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就得用上金山最本土的做法,将泥胡菜多清洗几遍,放入锅中加水汆烫,汤汁鲜绿而清澈。接着,加入石灰继续煮开,这样可以彻底去除野生泥胡菜的苦味和涩味。
灶间蒸汽升腾,漂去锅中的石灰水,将剩余的汤汁倒入糯米粉中,揉成一个个淡绿色的面团,再包入自制的豆沙馅。唐雪华与姐妹们一起包制,不一会儿,面皮展开裹住暗红豆沙馅,青团便制作完成了。
“青团,现包现吃最为可口。”唐阿姨说:“每次我一做青团,小辈们都会回来尝尝鲜。”将青团放置在竹木蒸笼内蒸熟,蒸笼揭开刹那,清香漫溢整屋。青团表皮颜色变深,泛着墨绿光泽,咬开能拉出半透明的糯米丝。“现在年轻人用机器代劳,可我们就认手工揉搓的筋道。”唐雪华说。
当都市人用预制青团刷屏朋友圈时,唐雪华仍守着田野与炉灶,将二十四节气的密码揉进传统美食。这枚传承千年的时令符号,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追思,更寄托着游子对故土的眷恋。
链接: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金山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