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持续扩增绿色生态空间
开门见绿 推窗见景 百米见园
本报讯 (记者 熊雪寒 王佩永 实习生 吴思怡 通讯员 陶文怡)近日,在金山大道金山卫文化公园内,市民三五成群,漫步其中,感受春日气息。公园环境优美,晚梅相继绽放。还有些市民带着孩子在游乐区玩耍,呈现出一幅热闹景象。
“这个公园挺好的,我们早上在这里锻炼,晚饭后也来休闲一下。”市民周媚兰说,“现在开花了,景色美得不得了。”
金山卫文化公园于202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1.8公顷,兼具生态休闲、文化展示、活力健身等多重功能。园内不仅种植了梅花、樱花、枫树等多种苗木,做到四季有景,还通过古岗身景墙、卫城印象主题廊架等设计,全面呈现金山“三古一卫”的历史文化脉络,打造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活动场所,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目前,园内的志愿者服务站也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设备安装,届时将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服务。上海金山绿化建设养护有限公司公园部负责人俞峰介绍说:“我们计划在下半年设置志愿者服务站,将为游客提供免费开水、充电服务以及公园讲解等服务。”
此外,在朱泾镇亭枫公路(罗星南路—东风南路)南侧,G320文旅连廊环境整治提升“罗星南路—东风南路”口袋公园新建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施工。现场,工人正忙碌地装饰园内景观墙。口袋公园内的绿植、景观小品及相关配套工程已基本完工,工程进度达80%,预计3月底将全面竣工。
据介绍,该口袋公园新建工程项目占地面积达5500多平方米,创新采用“海绵公园”设计,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园内选用了一系列观赏性强、季相变化显著的观花、观叶植物,并配置了健身步道、景观廊架、休闲座椅等设施,方便市民游客休憩游玩。公园建成后,将形成连贯的文旅体验带,推动“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
“这个公园的绿化品种很丰富,有香樟、榉树、垂丝海棠等。”项目施工负责人侯斌说,“整体设计也响应‘海绵城市’理念,利用小空间打造出这个口袋公园。”
近年来,金山区通过重点实施“两廊”环境整治,坚持林业建管并举,扩增绿色生态空间,推动更多林地向市民开放,持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金山,努力实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百米见园”的目标。
截至去年底,金山共计建设完成各类绿地约42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约163公顷,其他绿地约265公顷。为助力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城市特色生态休闲空间,有效展现“公园+”的核心理念,金山未来还将继续提升公园绿地建设总量,增添各类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为市民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高品质绿色生活空间。
“今年,我区还将完成G320国道绿地及亭林新社区公共绿地等两块大型绿地建设,并在G320国道沿线新增3座口袋公园。”区园林管理所规划建设科科长潘晓峰表示,“争取为市民创造出更多符合多元需求的生态休闲空间,提升市民绿色生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