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学
2025年04月15日

时光裂隙(上)

□ 张 德

 

再次来到清溪古镇是随公司团建,一样人间四月天。

许是过去太久,初游的印象已变淡。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望海楼开始。转出巷弄,来到楼前,便是花褪残红,绿水人家绕。走上桥拱,乌篷脚底划过,仿佛划开了一道时光裂隙,泛出星光粼粼。乌篷横摇水清浅,两岸花夹万点金。心中突然涌出的诗句,锚点般激活了记忆中的滴滴雨星。石板路上、拱桥上、柳树旁、香樟下、游廊里,雨伞如一朵朵撑开的花瓣,轻轻旋转,雨水便如跳珠从花蕊中吐出,润泽万物。三四月在江南总是格外用情,而古镇的美总要那感天动地的廉纤春雨来装点,仿佛淋着雨,就能在转角的巷口见到那把油纸伞和墙角的丁香。

江南古镇众多,看似一样,实如看似一样的家常菜,风味不同在火候细节。我羡慕那些生活在风景里的人家,羡慕他们走在砖石路上静静的脚步,坐在河边绿荫下的怡然自得。我喜欢那些古朴沧桑,甚至破旧的房子,抚摸白墙,抬望黛瓦,细看那一块块斑驳残缺的木板、窗棂上的雕花、门上斑斑锈迹的铜环、翘起欲脱落的漆皮,都是时光的缩影。最喜欢爬上阁楼,听木板咿呀咿呀似不堪重负的声响,仿佛从旧时光回荡而来,让人不免踮起脚尖,生怕惊扰了对镜贴花黄的闺阁小姐,惊扰了才子佳人的红袖添香。

爱上层楼,不为赋词强说愁,只为目极千里穷。钢筋水泥的楼再高,也找不到独上西楼的意境。从宏大的望海楼,到南园雅致的高台亭榭,拾级而上,远看重檐斗拱,抬望榫卯相连,没有五脊六兽雕梁画栋,也能想见月洒银辉,对影而酌。

爱上层楼,心有忧愁,愁江南的雨,打湿青春的忧。凭栏处,雨落成线,嘀嘀嗒嗒的白噪音,如开启时光的咒语,伸手接住屋檐落下的雨珠,似与穿越而来的手触碰在一起,指向假山水池,锦鲤戏萍。

就在亭里坐下吧,哪怕只是看着石缝里的绿苔。累了就闭上眼睛,听风带来古镇呼吸的声音。这或许就是古镇最大的魅力,慢慢走,静静看,在尘嚣之中远离尘嚣。

吃完午饭便奔向团建第二站,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进入园区,绿意排闼,天低云暗,幽静怆然。在古镇时希望下雨,此时却期望阳光降临。阳光越烈,绿意越浓。

梅园的暗香疏影早已落幕,连绵的樱花谢了春红,紫藤天幕失去了姹紫,依然遮蔽天穹。名花不在,长春花、一年蓬,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在路边林中独自芬芳。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望着躯干笔直高耸入云的梧桐,雨突然落下。古镇需要雨和伞,森林只需何妨吟啸且徐行。以前以为法国梧桐便是凤栖梧的梧桐,还一直怀疑凤凰的眼神。眼前的梧桐到腰处才生出枝丫,手掌般的绿叶中包裹着如棉球的黄色花苞。是不是等花盛开了,凤凰就来了?

园区布局精妙,森林和湖泊如太极阴阳,相互依存,交相辉映。昆仑石屋、影蛟盆景苑等文化场馆和游乐园、卡丁车等娱乐设施点缀其间。沿路而行,时而“曲径通幽”,时而“路转溪桥忽见”。

森林静默不语,茂密的枝叶像撑开的保护伞,庇护着林间万物。百鸟湖胸怀开阔,任凭鸟飞鱼跃。条条支流像湖水溢出的乳汁,滋润着片片湿地,又像顽皮的孩子,探索着周边的野趣。

(未完待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