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漕泾二三版:专版
2025年03月25日

高校学子“驻扎”做“毕设” 寻找最“接地气”的灵感

漕泾水窠里·大学村正式开村,未来,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将在毕业设计季节“驻扎”在这里,一边观察农村,一边用自己的设计改变农村。

“这种形式非常好,能对金山当地的乡村振兴、文化传承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也让我们学生感受到了‘实干’的意义。”东华大学全国联合毕设组委会学生刘念佳介绍,过去同学们都是在课堂上、电脑上,进行虚拟的调研和设计;现在,同学们可以从课堂走进城乡,在真实的场景做毕设,更能够全身心、沉浸式体验。

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发起人、东华大学教授陈庆军告诉记者,“大学村”是一个真正的实体,它整合了漕泾镇水库村里的部分闲置房屋,给联合毕业设计组委会高校中的大学生们一个“改变农村、实现设计理念”的舞台。此前,2022全国联合毕业设计行动在浙江宁海县发起,历经4届,全国193所高校数千名师生,在浙江宁海、上海长宁、苏州相城等地完成了1100余件设计作品并撰写了“接地气”的论文。

“大学生需要一个做毕业设计的真实舞台,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也需要一股可以改变乡村的青年力量。”陈庆军介绍,漕泾水窠里·大学村为同学们提供了“住在村里设计农村”的条件,学生们每年要有固定的时间住到这里来进行毕业设计。

大学生来了,村里能不能把他们动员好,真正为乡村振兴服务?此前,水库村还与相关社会机构合作打造了“数字游民国际村”,旨在为灵活就业的青年人提供住宿、办公的场所。

漕泾镇团委书记钮沈超介绍了10条诚意满满的乡村振兴支持引导政策“大礼包”——超600万的扶持资金,鼓励数字游民和青年创客支持乡村振兴业态发展、就业支持、在地宣传、人才入乡、产业联动等创新创业项目,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这里未来将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让“有为青年”成为“在地青年”,将高校的智慧与乡村的沃土结合,催生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书写校地合作的“金山样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