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朱泾社区一版:要闻
2025年08月06日

为朱泾少儿点亮快乐假期

夏日“泾”彩 童趣无限

本报讯 (赵颖)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益的假期,我镇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从红色教育到安全科普,从非遗体验到艺术创作,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成长与感动。

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成为夏日最美的乐章。在“少年之语·新芽传史”活动中,稚嫩的童声讲述着红色故事,革命精神在生动的演绎中薪火相传。在“少年之声·绘乐传承”课堂上,嘹亮的歌声与翻动的绘本交织,将对祖国的热爱化作跃动的音符与色彩;在“少年之笔·文明彩绘”活动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文明行为,传递安全理念;在“少年之韵·墨书丹心”的课堂上,孩子们屏息凝神,笔走龙蛇间感悟千年翰墨的韵味。

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碰撞火花,艺术熏陶与科学探索相得益彰,每一次专注的创作、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在书写着童年最动人的篇章。这样的精彩画面,正在朱泾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生动上演。

红心闪耀,少年“燃”动夏日

钟楼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苗苗课堂”项目创新打造“红心向阳”专题,每周开展红色主题课程,通过古诗鉴赏、经典共读、红星剧场等形式,让少年在书香中感悟民族精神,在创作中点燃文化自信,在光影中追寻红色记忆,实现从“被动接收”到“主动燃创”的深度升华,有效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

万安筹备组开展了“红色润童心·筑梦向未来”竹编画活动。此次活动将非遗竹编与家国情怀相融合,以“我爱中国”和“盛世中华”为主题图案,用竹篾编织对党的敬意与对家国的热爱。活动现场,孩子们在老师精心指导下,开始了手作之旅,竹编一纵一横,不一会,一张方形竹编就完成了,一幅幅满含浓浓爱国情的竹编画应运而生。通过此次活动,让青少年们在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党爱国情怀,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金龙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暑期青少年观影活动。通过观看主人公来上海打工的阿娟,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同意代表没落的传统武馆拳馆参加“上海格斗之夜”武术比赛,为此他必须战胜所有的高手、偏见和自己。展现给孩子们的是背井离乡的普通人在城市中寻找生存成长空间,传达普通人也能有宏大的梦想,也可以成为英雄的理念。丰富辖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推动家庭亲子关系和谐,营造关心儿童、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

安全护航,文明“闯”出新风

东林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安全伴暑期培训活动,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的案例,系统讲解了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火灾时应如何面对,面对诈骗与拐卖如何防范,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本次活动还进行了禁毒和反邪教的宣传,教导孩子远离毒品和邪教,珍爱生命和家人,最后呼吁小朋友们做好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活动强化了孩子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对平安社区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大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暑期反邪教宣传活动,为青少年筑牢思想防线。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用通俗语言讲解邪教本质、骗人招数,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邪教对自身健康、家庭和睦及村庄安稳的危害,让青少年们直观感受到邪教的严重危害。通过问答互动、发放宣传册,传授分辨和应对邪教的方法,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防范意识,让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与家人,种下了“远离邪教、相信科学”的种子。

钟楼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暑期安全教育科普活动,通过聚焦用电安全与交通安全等重点内容。通过专题讲座、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筑牢暑期安全防线。以触电急救示范、私拉电线隐患剖析等案例,深入浅出讲解家庭用电规范,并结合青少年暑期出行需求,开展《交通安全》普法课堂,通过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强化出行安全意识。孩子们通过问答环节踊跃发言,积累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为持续提升居民安全素养,平安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红菱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暑期学生防诈知识讲座,讲座中,应急办老师围绕诈骗类型进行系统科普,结合具体案例展开生动讲解。其间,以游戏诈骗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作案手法与危害,让学生们直观认识到诈骗行为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深刻理解时刻保持警惕是防范诈骗案件发生的关键。

安全与文明素养的培育,为孩子们的假期保驾护航,也让文明之风吹遍朱泾的每一个角落。

指尖生花,艺趣“填”满假期

民主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了一场“易拉罐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史”文化体验讲座,让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珍惜。活动一开始,先由李老师为大家生动地讲解了易拉罐画的背景与发展,随后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创作,有的正细心描刻,力求每一线条都精准无误;有的则轻敲细压,让金属表面渐渐显现出立体的轮廓。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易拉罐画逐渐成形,一个个形同各异的福字无不展现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万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 “皮影进社区?非遗润童心” 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中,演职人员敲响锣鼓,操纵皮影演绎《真假美猴王》《武松打虎》等经典选段,锣鼓铿锵、唱腔婉转,引得小观众们专注观看,现场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表演结束后,青少年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挑、拨、勾” 等皮影操控技巧,亲手体验让 “孙悟空”“武松”动起来的乐趣,零距离感受着非遗的独特魅力。此次 “看、学、玩”相结合的活动,让传统艺术在童心中深深扎根,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活力。

临东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剪纸文化产品创新活动。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彩纸翻飞间,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灵巧的小手展现出对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法,更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最后,孩子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西林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一扇一世界,巧手缀珍珠”宋锦珍珠扇手工活动。活动现场洋溢着温馨愉悦的氛围,孩子们的小手沾满了胶水却乐此不疲,家长们也沉浸在亲子创作的快乐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乐趣,更感受到了宋锦与珍珠碰撞出的独特艺术魅力。

科学探秘,实践“玩”转成长

金汇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上海子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沉浸式科学实验秀与创意道具制作”暑期活动。科普志愿者化身“科学怪博士”,以趣味互动形式演绎了“液氮大爆炸”“空气大炮”“火焰掌”等十余个经典实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动作,既给孩子们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更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操作、可感知、易理解的实践体验。随后的道具制作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利用气球、吸管、车轮等材料,动手组装反冲动力小车。

镇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组织开展驿家盟学堂之“益学堂”——太阳能风扇制作活动,为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场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科学实践体验。活动以科普短片讲解太阳能原理与应用,孩子们认真聆听后动手实践,遇难题时互帮互助、反复尝试,顺利完成制作。此次活动让青少年了解了清洁能源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心中播撒下科学与环保的种子。

新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泾彩数智课堂——祖孙一起学AI”活动。青少年作为数字原住民,带领家长一起跨越数字鸿沟,探索AI的世界。

凤翔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侦探少年”无线电测向培训项目,让青少年在暑期体验科技与运动结合的寻踪乐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操作测向机,熟悉按键与旋钮功能,成功捕捉并解读了信号源发出的特定电码。孩子们学会了依据耳机中音量的变化锁定电台方向,将无形的无线电波转化为指引方向的“声音地图”。

这个夏天,朱泾镇的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快乐成长,红色教育、安全科普、艺术创作、科学探索交织成一段段难忘的回忆,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无限“泾”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