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都市寻一处不渝
□ 金山中学 杨静萱
我今年16岁,是土生土长的金山人。金山区坐落在上海市西南,我的家乡是金山区管辖下的朱泾镇。
过去的16载光阴里,我一直生活在朱泾镇。小镇虽属上海市,但生活节奏是慢的。朱泾没有地铁,看不见三步并两步赶地铁的都市白领;街道规划方正,没有错落有致的高架和巨大车流量;人民生活简单纯朴,单纯快乐。
我曾经上学的路需要穿梭朱泾南北,每天都有机会领略家乡的风光。作为学生,我的生活很简单。
春意蔓生,小镇人来人往,路边随风浮动的地肤草像绿海一样泛起波光,迎春花俏皮地给空气缀上几抹小巧的金黄,百年银杏树偷偷新添一圈年轮,再发一轮新绿。小镇的春天没有时钟,有的只是由生渐老,由新绿变翠绿。上学的路上,打开车窗,春风拂面,让人得意洋洋。
夏意无尽,我迎来了美好的暑假,去金山的城市沙滩看海。我要让小镇,和最深奥浩瀚的海相遇。少年恣意,朝气焕发,我带着小镇气息,碰撞无尽的海风。
秋风瑟瑟,民主村前那棵百年的银杏树被夕阳染成金黄,纷繁的街灯早早亮起,调皮的鸟儿成双成对地落在柿子树的枝头,一下一下啄食着红灯笼般的柿子。
冬日来临,朱泾的冬天很少会下雪,所以一旦有雪,我都恨不能把一片片细小脆弱的雪花融进我的心脉,小心呵护。冬天的小镇就像一只慵懒的猫,小镇人民不约而同地赖床,一天的早集开始也晚了许多。
这里真的太美!小镇的浪漫是至死不渝。
虽是不渝,但朱泾这些年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曾经浑浊的河水在河长的治理下越发的清澈,能够映出月辉;口袋公园和主题绿地数量快速增长,随处望去皆是绿意;公交环线更加完善,交通更加便利;教育、医疗等民众关心的问题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坚信,我的家乡,会越来越好。
我一日日长大,走的路也愈远、愈多。我在这里度过我最朝气的少年时期,我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融入在了小镇的骨血里,无论我未来走多远的路,看多繁华的风景,在我心底最深、最柔软处,都有一个无法撼动的小镇缩影。
我多次领略过上海市区与朱泾小镇完全不同的生活。幻影一般的霓虹灯、如海浪一般的车流、耸入天际的高楼大厦,但面对这些,我不曾进退失据,因为我坚守心底的那一份美好,那一份独属于小镇人民的“情结”。
魔都太快,忙忙碌碌、沧海桑田,而我的家乡朱泾镇,这么多年,景色、人文、浪漫不渝——啊,我的家乡,朱泾!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